在手机已经普及但微信还没有出现的那些年,每年春节过后,几大通讯运营商都会以喜报般的形式争相披露各自在春节期间共发出了多少条短信,其实它们是希望通过这种变相的宣传广告来争取更多的用户。按一条一毛钱来算,短短的几天它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可自打微信横空出世以后,那几家通讯运营商短信版块的收入就真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微信的强大功能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了,其中利弊我就不赘述了,今天我主要是想说说微信的“群”。
我有个习惯,就是从不主动要别人的电话号码,更不会主动加对方的微信。有些朋友的朋友,即使我们一年能在朋友召集的聚会中遇到数次,也喝酒也聊天,但是我从不索要人家的电话号码。不像有的人刚说两句话,不管对方乐意不乐意,又是要电话又是扫微信的。因为我觉得这里面有对朋友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但是遇到主动要电话和微信的人,你不给吧,会让人家误解你瞧不起他,给了吧,改天突兀接到他的电话,你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特别是他把你再拉进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微信群。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有两个很私密的朋友群,群名都是由我来起,一个是三个人的“同福客栈”,一个四个人的群开始叫“菊花和牛”,袍泽们提出强烈抗议,说旁边有人都不敢看微信,害怕别人误会,后来我改了一个很儒雅的名字。这两个群我们是无话不说、无屁不放,属于绝对私密群。
后来别人把我拉进一些乱七八糟的群我都主动退出了,因为里面有很多神叨叨的人,看着就想抽两巴掌,加上微信不停的闪,索性眼不见心不烦的退出。个别几个出于面子没有退,但我从来也不在里面说话。
现在我还有三个工作群,里面主要交流“事业”。还有两个同学群,我一般在里面也不发言,因为我一说话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们就不吭气了。
前天晚上同桌还“夸”我,说只要我在哪个群出现,哪个群就静悄悄的。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肌肉男同学在群里说:女人是不是讨厌叽叽歪歪的男人。我一看很快就回了一句:女人当然讨厌你这样鸡鸡歪歪的男人,她们喜欢直帅的男人。
结果同学群截止到今天还是一片沉寂。
微信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快捷,也给我们开辟了一块信马由缰撒欢的地方,但是微信朋友圈里的人再多,并不意味着你真正的朋友就多。我觉得有两三个能让你真正无拘无束说话的微信群就足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