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里看核桃树挂果的情景,核桃今年应该是个大年,可是这两天从奥运健儿的整体表现来看,本届奥运会应该是我们的金牌小年。不过按照规律小年之后一定是大年。
由于我国早年经济落后,长期被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瞧不起,加之我们重返奥运大家庭又比较晚,所以我国从上到下对金牌重视的程度超出洋人的想象。一块小小的金牌里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这点也能理解,一个压抑了很久的民族,一旦有机会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那是不遗余力的。
不过后来我们发现,那些争金夺银载誉归来的运动员一夜之间名利双收,国家的奖励、地方的奖励、企业的奖励、各种代言、各种广告,几乎人人都是千万富翁,这让他们多年默默无闻的付出和训练所带来的伤病,包括他们身后的教练团队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能参加奥运会的基本都是年轻人,有的人干一届拿上一枚金牌就金盆洗手,有的则是几朝元老级选手,按年龄其中小的不过十几岁,大的也就三十出头,这个年纪拥有如此多的财富,如果只是普普通通做事情,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
我国体育是举国体制,就是国家出钱让这些选拔出来的运动员进行系统的最好的训练,再去世界各地参加各种顶级的赛事,最后再到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上为国争光,说白了也是为己争光。
但是国家哪来的钱呢?还不都是你我纳税人花的钱。
我不是眼红奥运健儿获得了多少物质和荣誉,因为你我都没有运动天赋,也吃不了那种“频临绝望和死亡”的苦,就算把我这样的人花再多的钱送到最好的教练那里,别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能冲出小区和街办都很不错了。
我不知道国家在每个运动员身上花纳税人多少钱,咱也管不着,我想说的是能不能换种方式来搞体育。不是有那么多企业喜欢找奥运健儿做代言吗?好,那干脆你们直接就做这个项目或者是这位运动员的赞助商,所有的条件按照国家队的待遇和要求来执行,获得的荣誉也由运动员和企业一起来分享。但是大框架大方向还是由国家来掌握。
最近西安持续高温,昨天我又发烧,所以今天说了些胡话,中听不中听也就那么回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