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除了个子不高,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爱排队,无论干什么,哪怕只有两个人都要站成竖排。而我们则不行,超过四五个人就会挤成一团,黄线在我们眼里只是一条线,从未被看作是跨越文明的障碍。
在日本即使没有红绿灯,汽车驾驶员在路口看见行人都会立刻停车,让行人先走。而我们虽说地上写着从左念是“车让人”,从右念是“人让车”,但在过马路时大家似乎都成了文盲,不少驾驶员和行人都是相互谩骂和互不相让的往前冲。
其实我在日本几天过程中,最不习惯的就是日本人不管见谁都喜欢点头哈腰,感觉上去使劲抽两个大嘴巴子他们还是那副德行。入乡就得随俗,搞得我那两天也是到处点头,直到上了飞机看见祖国同胞才改掉这个毛病。

有人说日本人虚伪不实在,但不管他们是真虚伪还是假客气,他们那一套确实能让对方很舒服。领队小徐给我说,日本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他在西安也接待过日本团,到了酒店大堂,他让客人在哪里等,那堆日本人就会很安静的原地不动的在等他,当他办好手续开始分房间的时候,你给哪一间他们就住哪一间,从不多说一句话。而中国游客就不行了,先是叽叽喳喳的大声喧哗,不听注意事项,等他要分房间时,游客都直接从他手里抢钥匙。

中国人底气足、嗓门大是众所周知的,但平时在国内你喊喊就行了,因为大环境是那样,假如你突然小声说话,别人还以为你准备去做贼。但到了国外咱们就应该把自己的高八度稍微收敛一下。在日本的前三天,每天晚上酒店的过道里都跟赶集一样,就听见一会这个门开了,那个门又“咣”的关上了,祖国各地的方言在那里大声说笑。那天我们团里的一个胖女人为了找她的同伴,干脆一出电梯就开始喊人家的名字,从这头一直喊到那头。恰好当时我刚从外面回来,看到这丢人的一幕,就呵斥她不要喊了,那样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给咱中国人丢脸。当时她吐了一下舌头就不做声了。哪知过了一晚上她老毛病又犯了,因为第二天一上车她就质问同行的另外几个人:“你们昨晚住的哪间房子,害得我从五楼喊到六楼。”
这可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楷模啊。

在日本期间我尽量收起自己的陋习,硬是装逼了好几天,可临了临了我还是没憋住,也大嗓门做了一次不文明的人。
那是回国时在机场换登机牌托运行李,从一下车我就和领队走在最前面,到了候机大厅,看见里面已经乌央乌央排了很长的队,我们就挨着人家的队尾也开始排队。当时我为了给后来的团员有所提示,就特地跟前面的旅行团保持了一定距离,其实也就是能过一两人的空隙。这时我们团一个又老又胖的女人拉着硕大的行李箱走过来看了我一眼,然后就很自然的站到了我的前面,我心想你站就站呗,反正不差这一会儿。可是她看我没有反应,马上又叫来了她的同伴,看我依然没有吭气,又叫来了她们与同行的两位男人。
说实话,当时我一点都不生气,毕竟是一个团的,也算是有缘人,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令人忍无可忍了。

那天导游说怕误了国际航班,就让我们提前四个小时到达机场,当时是两点半,可托运那个柜台四点才上班。小日本这点就有点缺德,那么大的地方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很多游客站累了只好靠着墙席地而坐。终于熬到了四点,队伍开始一点点的往前挪动,就在这时排在最后的一个干瘦女人跑过来给那个胖女人嘀咕了几句,然后瘦女人双手合十对那个胖女人表示感谢之后,马上冲后面一挥手,立刻七个女人拉着一堆行李箱就过来了。
我们团是25个人,我从开始排队时的第一变成第五,无所谓,也就慢几分钟,可是你们连老五都不让我当,非得再夹进来八个,逼着我做十三点,这就有点不好玩了吧。
这时我后面传来了忿忿不平的嘟囔声,因为他们从原来队伍的中间瞬时变成了队尾。最关键是站了一个多小时的老妈也非常生气的说:“她们怎么能这样!”听到此话那我就无需再忍了,怎么能让老妈生气呢?当时我就对老妈说:“看我怎么给你出气!”
我用两秒钟调节了一下情绪走到那堆人跟前,对着一胖一瘦那两个女人就开始了一顿数落:“你俩开始在哪里排的队?现在站在哪里?全团就我母亲年龄最大,你们好意思这样插队......”那天我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的完成了一场讨伐演说,她们不停地承认错误,但最终我还是选择让她们插队了,因为我的目的是帮老妈出口气,就像秋菊一样:“我就要个说法!”
其实文明和不文明之间有时很简单,就是等待二字。可是我们这个号称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多人却没有了这份耐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