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句俗语:离城一丈,就算乡棒!意思是你家哪怕挨着城墙就在护城河边上住呢,都算是乡下人。
一座明代古城墙把西安自然而然的分成了城里和城外,西安人把那些穿着时尚、自大清高、见多识广的人统统嘲讽为“城里人”,而这些城里人又把那些不入他们法眼、称他们为“城里人”的人统称乡棒、土锤!动辄呵斥:你懂个锤子!
古时候的衙门和现在的省市两级政府,还有各大知名卖场也都相对集中在城墙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要是购买精细上档次的商品,或者办理一些相关行政手续都要往城里跑。有时熟人见面打招呼有一方会关切的问一句“干啥去?”另一方会简洁的回答两个字“进城”。要知道这两个字里包含着神秘、炫耀等诸多的含义。而对方一听是“进城”,马上就知道人家是去办大事了,也不会追着细问,但是眼光里明显溢满羡慕和渴望。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人们慢慢把只要出门没有猪圈、听不到猪哼哼的的地方也视为城市的范畴,那些刚扔掉锄头,再也无地可耕、用上抽水马桶的农民伯伯也喜闻乐见的加入到“城里人”的行列。
但是人们在潜意识里还是把人划分为城里和城外两部分,只是这道城墙在心里,是看不见的,甚至没有地域之分,相互交集的如迷宫一般。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和人的格局有关。有的人即使是真正意义上住在城墙内的“城里人”,一旦遇到利益和处理事情的时候,总在拨打自己的小算盘,遗传基因中的小农意识时时迸发出火花,那么他们自己就把自己踢出了城圈。而那些即使祖祖辈辈都在务农,至今饮食习惯还一如既往保持着乡土气息的那些人,可是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格局很大,能做到求同存异,明白舍得和吃亏是福的道理,那么我们除了敬佩和暗挑大拇指,除了扪心自问之外,还能耻笑他们是“乡下人”吗?
社会在变,生活在变,但不管城里城外,希望人们的良心不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