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老马识途”,其实老鸡也是认家的。
记得小时候在陈家港部队那会儿,每家每户都会散养很多鸡,你不用点数,白天出去多少只,晚上肯定会归队多少只。只是有一样,当你要收鸡蛋的时候,必须要沿着鸡们闲庭漫步的线路,大面积的到草丛里、河沟旁耐心细致的寻找。那时候捡鸡蛋像是寻宝一样,发现一枚就会大呼小叫高兴地不得了。
不知道有没有闲的蛋疼的专家研究过,鸡下蛋是不是像人拉裤子一样,刻不容缓说来就来,憋都憋不住。因为从捡鸡蛋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来看,感觉它们排卵的随意性很强,走着走着,肚子一胀,屁眼一紧,随便一卧,立马就会排蛋一枚。
阿猫阿狗生下来的后代,一落地就会叫,就会爬,也容易让人们发现。而鸡生下的蛋没有腿,不会叫更不会跑,再说对于几乎每天都要生鸡宝宝的母鸡来说,多一个蛋和少一个蛋根本就不算啥,所以鸡下完蛋也就会像啥都没发生一样,该吃吃,该逛逛,也不用哺乳坐月子。只是东一个、西一个比较隐蔽的鸡蛋让主人找起来很是费劲。根据鸡的这个特性,人们后来形容爱丢三落四、记性不好的一类人,也就统称他们为“丢蛋鸡”。
同桌就是“丢蛋鸡”中一个典型代表。我经常能看见他嘴里叼着香烟,然后浑身上下到处摸打火机。其实他刚才还点烟了,这会儿就找不到了。同桌自己都说他不能戴手表、不能背包,反正手里不能拿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就像母鸡下的蛋,一会儿就不知丢在哪里了。一般来说,同桌每次来我家,都会落下点什么,前两天就把剩了一根烟的烟盒忘在我家了,害得我吃饭时又给他买了一包(这是故意的吧,哈哈哈)。
大概是在2000年吧,同桌还在恋爱中,他女朋友(现在的老婆)的妹妹花五千多从香港给他买了一部当时很流行的诺基亚手机,他出去和我们喝了一次茶,回来就不见了。从那以后同桌再也不用高端手机了(今年在我的鼓励下,又开始用了,这个周期可真长啊)。
我还发现大部分女性在包里找东西的时候,就像是在翻垃圾堆,一串钥匙能把包翻个底朝天。其实这是个习惯问题,只要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东西在哪儿拿,用完还放到哪儿,那样你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清清楚楚知道物品的具体位置。
这点咪咪同学做的就非常好,他除了不管干什么都要慢三拍之外,还有不管他去哪里,临走都要把身上的东西仔细检查一遍,然后还要问我们:“我来的时候没有拿包吧?”所以现在只要和咪咪出去,一般都能多带点东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