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早上寺院开饭,小和尚发现师父和大师兄都分得了六个馒头,而自己只有四个,他觉得不公平,又向师父要了两个馒头。当他勉强吃下这六个馒头后,发现肚子很难受,也没法像平时那样扫地念经了。这时师父走过来对他说:“你并没有享受到多吃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给你带来了痛苦。有时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其实现在的人大都跟小和尚一样,压根不清楚什么东西才最适合自己。就好比一个不会开车的人看到别人有大奔,自己就想要。不给你吧,满是嫉妒和怨恨,给了你吧,你又驾驭不了。
当然同样的道理可以延伸寓意到很多方面。

咱先从喝酒说吧。用鹿鞭、蛤蚧、枸杞泡上一坛药酒,每天小酌两杯,浅尝辄止,既怡情又养生。可要是顿顿都喝大酒,不醉不归,那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医院里躺一个礼拜,禁食、灌肠、插胃管,被折腾了个遍。我想当年在渣滓洞估计也不过如此吧。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虽然我酷爱杯中物,但我没有把握好度,它反过来伤害了我,还特么一笑而过。
再说感情,你爱的死去活来的人,人家不一定屌你,你掏心掏肺的给对方,可人家并不买你的帐。这个时候美女也罢,帅哥也好,就如同小和尚多讨要来的那两个馒头,好吃难消化啊!搞不好还得吐出来,让野狗叼跑了。
道哥昨天来医院看我,我俩聊了很多,其中说到了《道德经》里的一段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段话翻译起来挺麻烦,大概意思还和那两个馒头有关。
今天医生将我的禁食令改成全流食,让我吃了七天以来的第一顿饭,且只能喝米汤,不能吃米粒。当时我端着稀饭的手激动地那个颤抖啊。恰好床头有一本郭德纲的新书《过得刚好》,逐将它们放在一起,有手机拍照,以资纪念。并得出结论:凡事恰到好处为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