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客串一些角色,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我就被逼着客串了一把婚礼司仪的干活。
司仪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能说会道,嘴皮子特溜的那种,如果形象再好一点,反应更快一些那就能去电视台当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了。我当年在单位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特能胡说八道,甭管涉及什么领域的话题,都能长篇大论一番,往往唬住了不少的外行。记得奇人对我说过一句话:武哥,额滴智慧加上你的嘴,绝对能走遍天下!
但再好的机枪也有卡壳的时候。
那天上午十一点多钟,我因头天晚上喝得太多,正坐在办公室捧着疼痛欲裂的脑袋发呆,这时单位二把手走了进来,高兴地对我说:“我还以为你不在呢,赶紧跟我走,一个朋友的孩子结婚,请的司仪没来,你一定要救这个场!”
我一脸苦笑的婉拒说:“我哪能干得了这活,再说我从来也没当过司仪啊,还有我今天头疼。”领导不容辩解的对我下了命令:“今天就是你了,不去也得去!”
平时我和领导的私交就很好,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唱歌,私底下也已兄弟论称,人家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再推辞拿捏就是我不识抬举了,走吧,咱这只鸭子就上一回架吧!
到了婚礼现场一看,好家伙,黑压压满大厅都是人,足足三十多桌,我心里马上就没底了。
九十年代中期那会儿很少有专业的婚庆公司和司仪,一般人也不愿意花那个钱,就是找一个对新人或新人家里情况比较熟悉,而且能说会道的人来当婚礼主持人,基本就是插科打诨。那时的婚礼不像现在,什么灯光、香槟、舞台设计、幻灯播放等等样样俱全,然后婚庆公司的司仪还要和一对新人提前在婚礼现场彩排几遍。人家正规军的专业人士都如此的认真,而我这个土八路里的二把刀却连新娘和新郎姓甚名谁、高矮胖瘦、家里情况等等什么都不知道!简直就是蒙着眼睛让我射箭,还要求我箭箭靶心,这确实有点为难我了。
这时领导把新娘的哥哥叫到我跟前,给我们作介绍。我一看新娘的哥哥就笑了,居然是我初中时的同桌!领导惊讶的说:“原来你们是同学啊,那我就不管了,你们自己说吧。”说完就跑了。
我的这位同学姓景,从小父母双亡,这对苦命兄妹是跟着亲戚长大的,他对唯一至亲的妹妹也就特别照顾。把大概情况给我介绍完之后,景同学就把他妹妹和新郎叫过来了。我一看马上那个后悔啊,我初中那会儿咋就没和同桌走得更近一些呢?如果我俩每天都腻在一起,那样我就会发现这家伙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妹啊!这眼瞅着肥水流进了外人的田里!而我还要给这引水灌溉工程剪彩主持!岂有此理!
充当司仪的过程和细节我早就忘了,一是不愿去多想,那么美的姑娘嫁给了别人;二是我那天头真的很疼,仅凭参加别人婚礼的记忆,照本宣科的把婚礼流程走完。说实话,那天不知怎么了,我语调低沉,表情僵硬,完全失去了平时的幽默,根本不像是给一对即将步入幸福殿堂的新人主持婚礼,倒是像在主持某人的追思会。估计那天是几百位嘉宾有史以来参加最像葬礼的一次婚礼。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景同学,也再没有人来找我主持婚礼,也不知道那对新人后来过得怎么样,但愿他们幸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