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导航风波”之后,我们如愿以偿的吃到了什邡市的烤狗肉。这也是我路上宣传最多的美味,如果大家吃的不可口,那就像战士们喝完了壮行酒,吹响了冲锋号,然后突然宣布原地休息,那我可就糗大了。
这一路让我吹得都快神话的美味,在时隔两个月零十六天,然后在眼巴巴看人家卖完、没吃到嘴里又耽误了一天的情况下,于公元2012年10月2日,经过千里跋涉,我们终于圆了这个饕餮之梦。

今年夏天来这里时,我已是醉眼迷离,可是我心里特敞亮。那天我已经喝的连水都喝不下,更别说吃狗肉了,这个遗憾从那天晚上就开始折磨我,烤狗肉的味道时不时就到我鼻子底下飘一圈,几个月以来,那种痛苦难以承受难以言表,今天我终于得偿所望、我得偿所望、我得偿所望......
吃东西跟穿衣服一样,也有讲究,吃两条腿那是禽类,吃三条腿那是瘸狗,所以我硬是撑着吃了四条腿。烤狗腿很嫩,胶质很大,我每拿起一条狗腿,都要深深吸一下那萦绕了我几个月的特殊香气,而且是闭着眼睛使劲嗅!
那天晚上大家拿出了最佳状态,吃的都非常投入,看来我的“战前动员”没有白做啊。
那天晚上撑的我第二天连早饭都不想吃。
那天晚上我穿戴整齐和他俩打牌。
什么是标准的吃货?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状态下,都不能忘掉吃!
那天导航把咪咪导进沟里后,我们把车子抬出来,我就站在田埂边发呆。他们催我上车,我问他俩:“你们知道我在想什么吗?”他俩摇头。我说:“在这片水稻田里,我似乎看到了田鸡、黄鳝、泥鳅、小鱼小虾,这些东西可都是美味啊!”

在三星堆参观时,朋友就打来电话说饭已OK啦,赶紧回来咪嘻吧。在面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我肯定选择前者。
地点就在什邡市的某处农家乐,朋友那天请我们吃鱼。当年座山雕有百鸡宴,那我们吃的是全鱼席。

鱼选用的是澜沧江里的贡鱼,肉质细嫩鲜美无刺,不用腌制也没有腥味。那天他们把鱼采用了四种做法:凉拌、藿香红烧、清蒸、石锅。每一样都有特点,特别是藿香独特的香味,让吃鱼很挑剔的同桌都高挑大拇指。

豆角烧野鸭和水煮野生鲶鱼,那天的鸭子是配角,尽管它是野的,但它还是败了,因为它面对的是一群鱼。

在四川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摸黑进了绵阳市,在导航里那个八婆极不配合的情况下,我用吃货特有的灵感,找到了一家足以让我们永生难忘的川菜馆子。虽说它只是偏僻老街上的一家苍蝇馆子,但人家就是众多吃货想寻找的、货真价实的、保留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和味道的川菜馆子。
那天车一停下,大家正在为吃什么发愁的时候,我已悄然走进了一家杂货铺子,因为这样的店铺肯定是当地人所开,他肯定对周边了如指掌。当我看到老板面前摆着一个方凳,上面放着一茶碗白酒,一个碗里有鸭翅和鸡爪各一只时,我知道找到组织了,他一定会给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果不其然,当杂货店老板听完我的诉求后,淡定的说了一句:“你就是要找物美价廉味道正宗的川菜馆子嘛,这个路口往里一拐,李家菜馆,去吧。”说完,继续看着鸭翅喝酒。就那两样东西,喝那么多的白酒,看来这个川籍吃货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当时我还是有点不放心,怕那个老板喝多了给我胡说,我又跑到一家叫“徐鸭子”的卤水店问正在切猪头肉的老板。我问:“这里面是不是有一家李家菜馆?”老板说是的。我又问:“他家的味道和生意好吗?”老板剁了一块猪头说你去看看人家还有没得位子就知道了。听完我心中大喜!没位子不怕,就怕空座位太多!这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当时我高兴地说了一句:弟兄们,跟我上!
这是一条路面坑坑洼洼、没有路灯、照明完全靠周围建筑的霓虹灯或者是自己门口灯光的老街,很多铺面还用的是古老的木门板,这家菜馆就在这条不知名老街的转角处。借着昏暗的灯光我才看清他家的店名叫“李家川味轩”,仔细一看,还是一家汽车4S店给赞助的门头。
这家苍蝇馆子面积不大,很多桌子都摆在了街道上,窄窄的街道对面一间铺面也是他家的,也摆满了桌子坐满了客人,刚好有一桌客人起身结账,我们已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占领了杯盘狼藉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座位。

李家菜馆的操作间是完全开放透明的(想暗箱操作都没有地方),所有菜肴都在顾客的眼皮底下烹制,这要是没用千锤百炼的真功夫,绝对不敢这样做。
那天我数了,他家真正穿职业套装的厨师只有三个,但就这三个人每天要让几百个吃货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名气还这么大,这简直就是高手里的高高手!

他家没有菜谱,我们所点菜品一是老板给推荐,二是我询问邻桌客人。
那天我们是馆子里唯一的外地人,据说平时也很少有外地人来这里吃,因为只有本地人知道这里。
那天我们点了四荤两素一道汤,还喝了半斤白酒外加四瓶啤酒,结账时价格便宜的以为是老板给我们算错了或者是在搞国庆大酬宾活动。回到西安我让好几个朋友猜那天的价格,还告诉他们很便宜,结果最低都猜起码要二百元。我说你骑驴猜的都不对,以上这些东西总共135元!
他家除了肚丝、鱼泡、回锅肉非常地道外,拌黄瓜居然也用花椒面,味道独特的让我耳目一新。
最让人惊奇的是他家上菜的速度,快的跟高铁一样。一般像这样生意的餐厅,要是在西安点完菜,让你等个十几二十分钟再正常不过,谁让你好这口呢?可是他家速度快的惊人。我和同桌只不过去是看喝什么酒的时候,拐回来菜已陆续上桌了,前后没有超过五分钟。

这是他家做的梅菜扣肉,那天我们去的有点晚,人家已经卖完了。我问厨师这样一大盆的蒸碗能卖几天?厨师说最多一天。

晚饭吃罢,宵夜是必须的。同桌又买了一堆当地的卤水和啤酒回酒店。
我真佩服四川人,把什么都能做的那么的美味可口,猪尾巴、鸭板肠、小肚都能各领风骚,不吃、不醉都不由你。

进入陕西,在我的建议下,大家又到汉中中山街过了一把“周家大辣椒”热面皮的瘾。
总体来说这是一次令人振奋的、胜利的、圆满的饕餮之旅。而且我已和同学约好,明年国庆在成都继续寻找我们心中的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