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到了都市平安夜的热闹和狂欢,圣诞夜就远远地逃离那份喧嚣。虽说咱还是过一天是两晌的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但毕竟不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总不能也和那帮孩子一样带着面具,拽着气球的去滑旱冰吧。
25号也是老娘的生日,中午陪她老人家吃了长寿面之后,就被“道法自然”老哥硬给拉走,去秦岭山脚下的“秦岭山水”一位大叔家过节。也好,一是好让大脑和心脏平静一下,二来我刚好捎去答应了很久送给王大叔的礼物。最主要的是我可以看看由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题名的“妙莅亭”的庐山真面目。
“妙莅亭”的背景就是延绵起伏的秦岭,亭子里面的画全是当了一辈子兵、扛了数十年枪的大叔站在梯子上,亲手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虽说画功不是很细腻,但那里真的是凝结了一位老人的心血。

那块石碑的后面是任道长的首徒,也就是“道哥”撰写的诠释“妙莅亭”含义的碑文。上面的那棵小松树可是真的。
当年陶渊明最想做的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在王大叔没有种菊花,却栽了满院子的树和满地的蔬菜。晚上做饭时,很多原材料是就地取材,透着自然的香气。大叔对外笑称这里是他的开心农场。

这就是“开心农场主”的家,平时就大叔和两位家政人员,外带三条狗。我在楼里来回转着,突然想起了《男人帮》中顾小白老说的那句话:“好无聊啊,好无聊啊!”这样看来还是城里好,城里是有点吵闹,空气是有点不好,人和车是有点多,道路是有点拥堵,但是有很多养眼的美女啊,总不至于寂寞的跟嫦娥一样吧。
圣诞晚餐基本出自我手,跟以往一样“好评如潮”,还约定了下次大展厨艺的时间。
大叔的酒量很惊人,六十多岁的人了,倒得满满的一两多的白酒杯,见端就干杯,毫不含糊。还不停的给在座的女士发烟,很是豪爽。半斤多白酒下肚后,阿姨就不让他喝了,大叔也很听话,嘟囔了几句后就不端酒杯了。过了一会儿,几个管事的女人都离座后,我赶紧给王大叔和“道哥”一人又斟满了一杯,当时大叔的表情就跟等待发糖果的孩子一样可爱,一口干掉之后,我正准备到第二杯,大叔挤眉弄眼的对我说:“她们回来咧!”然后我俩互换手里的酒瓶和酒杯,他还大声的说:“来,额给你倒满!今天喝的真高兴。”
闲聊时老两口就跟孩子一样,阿姨说:“这个老家伙最塞皮(陕西方言:小气的意思),从来舍不得给我买东西,但是十几年前突发善心,花了一万多块钱,给我买了一块帝陀表,那也是他最感动我的事情。”王大叔接过话说:“平时不塞皮,关键时候怎么能拿出东西呢?”
哈哈,原来大叔还是一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智者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