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现在重新回到了新中国人民的手中,它过去的业主是万恶的封建社会的一个大盐贩子,靠剥削穷苦的劳动人民盖起了这座侯门似海的大园子。我们非常庆幸先人生活的年代日本没有发生九级地震,否则先人们大部分都会被活活的“淡死”。
个园原来的业主姓黄,可为什么今天却是满眼的郁郁葱葱,一点都看不到黄色呢?

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中国文人特别喜欢用“四”这个数字来概括东西,比如四大名著、四大美女、四大禁书、四大名妓、四红四喜、四软四硬等等。

如果不是门口挂着洗手间的牌子,我还真以为又是一处曲径通幽的好景点。不过这里确实可以让人吹着口哨轻松许多。

这里是黄老财主听雨、赏雨之所,这老小子还真会享受。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当年白居易是不是在这所房间里写的这首诗?

据导游介绍,这是一块距今180多年的老玻璃,当年可是要掏和它重量相等的黄金购买,但毕竟是物以稀为贵的过去,今天你要是吃完烤肉,给人家一块玻璃,摊主非得拿刀砍你。
那天我本打算和同桌在这块珍贵的老玻璃下合影留念,想一想不对劲,逐打消了这个念头。

让个园出名的叠石奇观,假山上的路又窄又陡又滑,喝多了千万别爬。
当年黄老财主不知从哪里请来的设计高手,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能感觉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典美。

再想想我们如今所看的园林,呆板生硬的仿古建筑,配上现代的激光声电,就好像是给兵马俑穿上了西服领带,不伦不类外加哗众取宠。
这是黄老财主观赏秋色秋景的包间。
如果不说,看不出青藤包裹的是一座房子。

仅仅是一道门,就是一处景。

个园有品种繁多的竹子,而竹叶和竹竿又恨像汉字的“个”字,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曾如是说。我就奇了怪了,黄老财主又不是大熊猫,还偏偏离不开竹子?再者,苏东坡说这话等于是在扇自己大嘴巴,是谁发明的东坡肘子?咋没研发一道“东坡竹子”呢?

穿过这条甬道,就到了黄家的集体用膳下榻处了。

这里应该是黄老太爷和众位美女妻妾开会唠嗑的地方,我数了一下椅子,这老家伙最少要娶五六个老婆,而且是合法的包二、三、四、五、六、七、八奶,也太他妈的幸福了。

这里的每间房子都是用上等的楠木修建,想一想,除了幽幽的楠木香,还有诱人的美女胭脂香,黄老财主只剩下高兴地冒鼻涕泡了。每走过这样的房间,我的脚步就越发沉重,我又有点开始仇恨万恶的旧社会了。

这里是黄家的小姐楼,别误会,不是古代夜总会,而是黄家还未出嫁女孩的闺房,这里住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黄花大闺女”啊!
望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小姐楼,同桌喃喃的说他真想在这里住一晚上。我说这楼上早没小姐了,想要住,我还得出去给你叫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