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人进山有两大爱好:摘花、扔石头。有些人是遵循“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便奋力把花采”的原则,看一朵掐一朵,见一支折一枝,他们经过之处如蝗虫掠过一般,不给蜜蜂蝴蝶留一点余粮。一些长相如八戒妹妹、妹夫之流,更是将编好的花环戴在三扁四不圆的脑袋上,绝对属于让男人看一眼就想挥刀自宫的活脱脱现实版的“如花”。
还有就是见到不论大小深浅的河潭溪池,他们都喜欢捡起石头向里面猛扔猛砸,力气大点的还有抱起巨石“吭哧吭哧”走到河边往里扔的,看到溅起的水花一阵欢呼雀跃。可惜这些家伙生不逢时,如果他们生活在烽火连城硝烟四起的抗日战争年代,派他们去弹尽粮绝的前线,准能把石头扔在小日本的头上。

我觉得我的文化水平还凑合,可是墙角那一溜用自喷漆写的文字看得我云里雾里,怎么念都不通顺:白龙配,牛看牛,配,猪看猪?牛看牛配?牛配猪看?这牲畜界也太乱太下流了吧!
我站在那里认真的读着思考着,发现身边的人越聚越多,大家都在琢磨这句话的意思,后来还是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窍道:“白龙,配牛看牛,配猪看猪。这白龙干配种的人或单位名称。”其实我还是不明白,不就是牛和猪嘛,发情了配一下了事,还有什么挑三拣四的,难道还要看身材好不好,是不是双眼皮?

秦岭山中,三月才挥起似剪的春风。

两个中老年妇女虔诚的跪拜烧香,驴友说是在祭拜先人,后来经年长山民的说明,才知是供奉匠人们的祖师爷---鲁班。

一群纯爷们在工头的指挥下,小心翼翼的吊起大梁,看样子是要在四面环山的溪流河道上修建一处度假山庄。

春天用藤蔓在石墙上谱出春的旋律。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下山归来,那间房屋的主体框架已经搭好,短短的几个小时他们完成了主人的夙愿。我想起了前天晚上给朋友发的短信: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搜集采购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首先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拥有共同的愿景。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嘿嘿,这是经过我组合的李白诗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