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首流行歌曲叫:你那里下雪了吗?放在今年唱就要改成:你那里雪停了吗?
往年不下雪的时候大家都喊今年的冬天太干燥,这样细菌太多,人容易得上呼吸道疾病,也不利于麦苗的返青等等。如果下一场适量的雪,人们又会喜上眉梢地说:瑞雪兆丰年啊!现在雪下的没完没了,把成百上千万的人滞留在铁路、公路等回家的路上,这时人们几乎到了谈“雪”色变的地步了。
看来世间万物都要平衡,和谐,不能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雪夜里的雁塔广场。
陕西人把怕冷称作“害冷”,我就属于那种比较“害冷”的,有年冬天我去一位农村朋友的家里,差点把我冻昏在路上。
这是雁塔西广场两个在冰天雪地里喋(陕西方言吃的意思)biangbiang面的老陕。
风雪夜归的玄奘,当年他偷渡出国历经千辛万苦驮回了大量的佛经在此翻译,从而创建了佛教八大派里的法相宗。
前些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时谈到,人在20岁的时候不惜身体,不计报酬的拼命干,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块立足之地,这时拼的是体力;到了30岁时,已经站稳了,这时拼的是智商了,也就是脑力;40岁的时候,啥都明白了,靠得是一种平稳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尽量的减少错误的发生;50岁以后都知道自己啥时要死翘翘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人首先要先立事,再立志!
大慈恩寺的正门。
入夜,慈恩寺,风雪大作。
一堆火,一壶酒,一枪,一人。
火是余火,酒是残酒,枪已锈,人已醉。
一阵风卷起几片雪花至醉者的脸上,醉者翻身,嘴里喃喃自语,念着一瓶酒的名字:十三,路易的。
铜像“悬壶济世”,中国历史上有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著名的中医,我觉得中医几乎什么都可以用来做药引子,还有神奇的针灸和刮痧。前一段时间,高丽棒子居然要把中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韩医”,这群瓜皮!
我在这里结结实实的摔了一跤,摔跤瞬间,我右手举的高高的,因为相机在右手里攥着。
我从各个角度拍摄了大雁塔,说实话,我喜欢夜幕里的大慈恩寺,没有了白天香客们熙攘吵杂的身影,一切都归于安详平静,我在猜想此时寺里的和尚们在做什么呢?是青灯古卷?还是焚香诵经?真想进去看个
究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