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西川《死亡后记》关于海子自杀原因之“荣誉问题”

(2012-09-04 09:08:28)
标签:

西川

海子

自杀

文化

分类: 诗歌杂谈

    西川在《死亡后记》中写到了海子自杀的七点原因,其中第四点,也就是“荣誉问题”分析得非常精辟,令读者既深感悲哀又深感悲愤。

 

    悲哀的是,同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诚如西川所言,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更让人悲哀。西川写道:1989年以前大部分青年诗人对海子的诗歌持保留态度。诗人AB在给海子的信中就曾批评海子的诗歌“水份太大”。1988年左右,北京有一个诗歌组织,名为“幸存者”。有一次“幸存者”的成员们在诗人CD家里聚会,会上有诗人EFG和HI对海子的长诗大加指责,认为他写长诗是犯了一个时代性的错误,并且把他的诗贬得一无是处(海子恰恰最看重自己的长诗,这是他欲建立其价值体系与精神王国的最大的努力)。1987年,海子到南方去旅行了一趟。回京后他对骆一禾说,诗人JK人不错,我们在北京应该帮帮他。可是时隔不久,海子在一份民间诗刊上读到了此人的一篇文章,文中大概说到:从北方来了一个痛苦的诗人,从挎包里掏出上万行诗稿。这篇文章的作者评论道:“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此人(指海子)现在是我的朋友,将来会是我的敌人。”海子读到这些文字很伤心。这类超出正常批评的刺激文字出自我们自己的朋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几乎同时,北京作协在北京西山召开诗歌创作会议,会上居然有人给海子罗列了两项“罪名”:“搞新浪漫主义”和“写长诗”。海子不是作协会员,当然不可能去参加会议,于是只有坐在家里生闷气,而对于那些浅见蠢说毫无还击之力。

 

    悲愤的是,海子200多万字的稿子很少被发表,但抄袭海子作品的“作品”却能堂而皇之地发表出来。海子作为天才诗人,也不是一个对被社会承认毫无兴趣的人。他和所有中国当代诗人一样,希望自己的才华和作品的价值得到诗坛认可。然而正如西川所写的,尽管我们几个朋友早就认识到了海子的才华和作品的价值……但海子生前发表作品并不顺畅,与此同时他又喜欢将写好的诗打印出来寄给各地的朋友们,于是便有当时颇为著名的诗人LMN整页整页地抄袭海子的诗,并且发表在杂志上,而海子却无法将自己的那首诗发表。这或许并不奇怪,读者经常在一些专业杂志读到一些所谓名家的诗,不少诗句或意像来自里尔克、史蒂文斯等大师的作品。但有什么办法,你有本事、有胆量也去发表呀,没谁会阻止你“泥牛入海”不停地投稿。有感于此,读者突然联想到《海子传》中关于海子将微薄工资的大部分奉献给昌平一些打字店的描述,深为海子的付出鸣不平。海子之所以节衣缩食花钱打印自己的诗稿,应该是为了让这些诗稿投寄到那些高贵的编辑手中时有一个好形象。令读者不解的是,他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到死都没弄明白一个并不深刻的道理:在没有免费午餐的世上,同样没有免费午餐的诗坛。

 

    【来自充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d2e370101669c.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