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2015-12-19 19:43:15)
分类: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上海音乐学院合唱指挥教授、中国合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百岁教授马革顺先生,于2015年12月19日晨6时仙逝于上海。其夫人薛彦莉为他念诵了圣经中的诗篇。弟子王燕等在先生身侧侍奉。再过8天,就是先生101岁生日。

12月19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德国)主席、世界合唱理事会主席、“合唱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组委会主席冈特·铁驰,致信马革顺教授夫人薛彦莉女士,对马革顺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致以亲切的慰问。   

致:中国上海音乐学院(译文)  
马革顺教授夫人 薛彦莉女士                          
                                                                                                
                  法兰克福. 2015年12月19日

非常尊敬的马革顺教授夫人薛彦莉女士:
惊闻马革顺教授先生与世长辞,我等为此痛心惋惜。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德国)、世界合唱理事会、“合唱奥林匹克”— 世界合唱比赛组委会以及世界各地熟知敬仰马先生合唱音乐的朋友们,对马先生的逝世致以沉痛的哀悼,并向您,非常尊敬的马夫人以及你们的亲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马革顺教授先生不仅是中国合唱音乐领域的巨匠,同时,也是一位被我等十分敬仰的良师益友。作为中国百年合唱发展的世纪见证人和奉献者,马先生以自己的人生四季为中国乃至世界谱写了一部充满友爱而内涵丰富的交响合唱。作为“合唱奥林匹克— 世界合唱比赛”荣誉委员会的永久成员,马先生多年以来,身体力行地关心支持着我们共同的合唱事业的向前发展。我们永远铭记于心,并深深地感激和怀念他!
非常尊敬的马夫人,今天,圣诞降临前夕,马先生驾鹤西去,归主怀中,上帝与他同在。天籁和声与一切美好将继续与他相伴至永远……这里,还望夫人您多保重!节哀顺变,我们的心与您同在。
致以诚挚的问候
   
您的朋友冈特·铁驰 Günter Titsch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德国)/世界合唱理事会

马革顺,1914生,指挥家。陕西乾县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抗战胜利后,赴美国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西南音乐学院研究院。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21所大学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称号。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
  
现在活跃在国内音乐舞台的合唱指挥家们,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得到过马先生的教诲和指点。他的影响甚至遍及东南亚各国和美国、澳大利亚。多年来马先生荣获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萧友梅音乐教育建设奖、中国文联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以及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荣誉院士。
  
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对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马革顺的名字或许是比较陌生的,但从事合唱指挥的人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中国第一本《合唱学》即是由马革顺所著。87岁时,马革顺除了带研究生、翻译著述外,还经常活跃于合唱指挥舞台和担任合唱比赛评委,直到有一次晕倒在排练场,他才知道自己患了老年糖尿病,也才终于意识到毕竟已是八十几岁的人了,是应该劳逸结合了。
  
马革顺的第一位夫人盛璐德女士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许多人小时候读过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就是她创作的,马革顺还曾和夫人携手创作了不少幼儿歌曲。马革顺和老伴相濡以沫几十年,老伴始终像一束阳光,温暖、和煦地照耀在马革顺心中。
  
马革顺常说,他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发挥余热”,这使人联想到将要燃尽的蜡烛。他最喜欢的是奥运会的圣火,只要人活着,就应该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熊熊燃烧。

马革顺教授与世界合唱比赛 

铁驰主席致贺信
庆祝合唱指挥大师马革顺先生百岁华诞
    
2013年12日16日晚,为庆祝中国合唱泰斗马革顺教授百岁生日,上海音乐学院特举办“期颐之乐”马革顺百岁华诞师生专场音乐会。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中国事务部派代表专程赴上海祝贺,16日上午,基金会中国事务部代表来到马老家中送去冈特·铁驰主席的贺信。马老夫妇很高兴地接受祝贺并对铁驰主席表示感谢。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16日晚7点15分,庆祝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马老先生特别叮嘱不搞铺张浪费,现场一律不摆放花篮和条幅等,仅在舞台上方悬挂一横幅,体现了马老一贯朴素节俭的风格。
    
音乐会上,马老的弟子王瑾、王燕、娅伦格日勒、张锐、徐瑞琪和王军分别上台指挥。最后,马老上台指挥了两首曲子,分别是《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和《雪花》。在指挥《雪花》时,马老请合唱团员走下阶梯,穿插站到乐手身旁演唱,像排练时一样随意,舞台上下的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让演员和观众都充分享受到音乐带来的轻松与美好。演出结束时,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被送到马老面前,台上台下共同唱起了生日歌,为马老祝寿。音乐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17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了庆祝马革顺教授百岁华诞座谈会暨《马革顺艺术人生?庆贺马革顺百岁华诞》系列丛书首发式。有来自海内外的合唱界人士到会。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杨燕迪出席了座谈会并讲话。会上,上音指挥系副主任王燕宣读了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冈特?铁驰主席给马老的贺信。座谈会上,同时举行了马老的巨著《合唱学》中英文版本的首发式,该书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是马老毕生对合唱研究的结晶,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合唱事业的不朽贡献。
    
马老的一生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但他从未放弃过对合唱事业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座谈会上,马老做了简短的讲话,这位百岁老人声音洪亮,思维清晰敏捷。他风趣地说,我糊里糊涂就到了一百岁。他没有提及一生所经历的坎坷和沧桑,主要是谈到了合唱的音响的重要性。他强调要根据作品的要求来唱这个作品,什么样内容的作品用什么样的音响来表达,不能用五十年前的音响来唱今天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都用一样的音响,就是很大的问题。他举例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合唱团要到辛辛那提去参加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出国以前,指挥王海灵让我给她调一调,我给她调时说,要用说话表达这个作品,五分唱五分说。她根据我这个音响,到了美国比赛以后,得了个第一名,全场第一名,唱国歌,升国旗,这在我们合唱史上是很少的。”(张晓艳文/图)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代表一行
拜访马革顺先生
    
2014年3月5日,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代表一行在上海拜访了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先生,马先生百岁高龄仍然可以用英语与世界合唱比赛艺术总监荣额仁先生谈笑风生。说起共同经历的故事,大家感慨万千。
    
马先生在百岁之际将毕生对合唱事业的感悟和心得融入这本《马革顺合唱学新编》,当天他把这本沉淀淀的作品送给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冈特·铁驰主席以及基金会的老朋友们,并认真写下英文赠言!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逝世,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沉痛哀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