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合唱大师讲了啥?

分类: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 |
10月9日的合唱大师课,两位大师展示了欧洲各国丰富的合唱音乐文化和曲目。
弗内德:
先让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合唱团担任的职位以及合唱团的简介。来自中国各地的指挥也相互认识了,并融洽地开始了作为指挥该如何训练,也让学员组成合唱团,进行发声练习。并在途中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于合唱团年龄不同,风格不同时该进行不同的教学训练方式。并练习了国外作品的指挥课程。
两人/走进瑞典合唱:
两人有时轮流,有时一起交换意见,介绍了瑞典音乐历史文化和作品。提到很多自身经验,介绍对方。并在结束后,回答了很多学员的问题。比如:学员如何训练自己的合唱团;中学合唱团员经历变声期时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中西方合唱风格差异,训练方式的差异等。
克里斯蒂安:
带领学员乘着音乐游欧洲,从瑞典,挪威开始,到爱沙尼亚,英国等,介绍各国合唱文化和历史,并让大家闭上眼睛聆听每个国家不同的音乐。
英国有着很长的合唱文化历史,海顿,亨德尔等人到了英国之后,都被英国的合唱文化所影响,写出了动人的篇章。英国合唱音乐中管风琴的作用也很明显,同人声的结合让人觉得身处情境当中;
荷兰:有着中世纪开始的合唱传统;
法国、西班牙:有很多业余的合唱团,并没有中间层水平的合唱团,但是却又有许多高水平的团体,两极分化;法国现在在很努力地填补中间的欠缺,克里斯蒂安觉得专业歌手可以到业余团体里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的水平提升;法国19世纪和现代有很多杰出的音乐家,比如德彪西等;
德国:有许多主流作曲家;
匈牙利:柯达伊到了英国,也受到了英国合唱的影响,回去研发了柯达伊教学法-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在中国也被广泛地使用。
合唱团彩排:
弗内德+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合唱团/上海浦东新区教师合唱团:排练从瑞典著名混声组合ABBA的经典作品合集开始。身为瑞典人的弗内德对于ABBA的背景历史做了一些介绍,并带领大家了解这个已在今年5月庆祝过40周年的世界著名组合;同时也将“滑铁卢”,“妈妈咪呀”,“舞蹈女王”等耳熟能详的歌曲里所蕴涵的故事作了幽默的解释,使所有人都沉浸在音乐的欢乐中,仿佛置身歌曲的情境当中,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
随后的由美国作曲家Mack Wilberg作曲,美国的3000人摩门合唱团演唱过的代表作-Bound for the Promised
Land(去往应许之地)是一个戏剧性极强的音乐作品。美国摩门合唱团定期在盐湖城举行对外公开的彩排,每场几乎都能吸引到1500-2000名观众到场观看他们的彩排。这震撼人心的作品会带大家走进什么样奇妙的音乐之旅呢?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Kyrie Eleison(Lord have mercy求主垂怜)的作曲家Larry
Nickel是来自加拿大的作曲家,指挥家,歌手和音乐出版人。他的音乐面向非常广,并作曲及编曲了超过100首合唱音乐作品。
克里斯蒂安+上海少儿广播合唱团:孩子们和参加工作坊的指挥学员在同一个空间里,双方都对对方的水平进步起到了作用。合唱团员的示范使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大师所描述的内容;学员们在示范团演唱结束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与大师和其他指挥相互讨论,吸收对方的知识和想法。作为示范团,孩子们排练了两首歌曲,克里斯蒂安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将孩子们的情感引导出来,让他们面对面,看着对方的眼睛,像是在跟对方说话一样带着感情唱歌。孩子们会说一些英语,也很积极地给出了反应。(
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