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加,充满音乐的城市

标签:
佛学 |
分类: 音乐萌笛合唱比赛和合唱节 |
里加,充满音乐的城市
广州天河少儿合唱团
陈芊霖(执信南路小学小学五年级)
在我暑假跟随合唱团去里加参加世界合唱比赛之前,我对这个城市几乎是毫无概念。毕竟拉脱维亚并不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国家。我们合唱团的苏老师也很多次地重复过我们这次去的地方是一个合唱强国,那里的人都怎样热爱音乐啊,多少人都会学音乐啊啥的,但是因为没有真正体验过,所以也不能很深刻地体会到那种“合唱强国”的气场。尽管三番四次地和妈妈上网查询各种资料各种图片,但是还是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会不会是我太没有想象力了啊。但是我从里加回来的时候,才体会到,这个城市,到处都沉浸在音乐里。
比完赛的后一天,我们去到了里加的一个市集上面,上面什么都有,有人自己摆小车摊子销售各种小玩意,也有漂亮的纪念品商店,一个又一个的啤酒馆和咖啡馆……在这车水马龙的地方,到处都是一片热闹景象。到了一个街口,我们眼光不经意的一扫,看到了墙边的一个老妇人,身上裹着好几件披肩、外套,前面是堆成了一个小桌子的废旧的铁板,上面放着一本边缘已经发黄了的乐谱。老妇人干脆利落地翻开了乐谱,悠扬地歌唱起来。她唱诵的是一些蛮有激情的宗教歌曲。她很自我陶醉似地唱着,一副很享受音乐给她的美妙的感觉。在中国的集市里很难想象能够见到如此场面。
里加街头随处可见街头艺人,在我们准备参观一处里加的建筑物时,看到了两位在拉提琴的姐姐,她们刚刚开始演奏《加勒比》,我们都围在旁边看着。她们饱含强烈感情的琴声将我们一起带进了加勒比海,琴声好比汹涌的波涛,我们都听入迷了。她们跟前面那位老太一样都沉醉在音乐当中的神情让人感觉她们异常美丽。
咳咳,说完了比赛后的事情,那么就先把赫敏的时间转换器转一下,回到比赛前,我们一天都在训练的艰苦生活QAQ。比赛的前一天,苏老师带着我们到处去训练,早上的第一站就是我们酒店对面的一个宽阔广场。风很大,很冷,我们开始进行热身活动,边唱出一些短短的音节。正当我们扭动着屁股扭得正high的时候,开始有早晨在广场上散步的游客偶尔停下来看看我们。我们越唱越起劲,第一个开声练习练完了,一对在广场边小椅子上坐着的老夫妇开始热烈地鼓掌,当时觉得我们自己超棒的!!!
我们开始唱天主教歌曲SALVE
REGINA。以前早就补过度娘,说拉脱维亚的宗教就是天主教,所以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原因,很多人都围了过来看我们,有老夫妇,有锻炼的年轻人,有一些附近小商铺的人。甚至有一个一直踩着单车“狂奔”的姐姐都一个刹车,停下来认真地听我们唱完了整首歌,然后继续“狂奔”而走。唱完的那一瞬间,所有看着我们的人都欢呼着,鼓掌着,我们心里面也是满满的开心感。PS:除了里加本地人都不惜浪费时间来听我们唱歌之外,还有一个小团队也是这次来参加合唱比赛的,他们也留了下来,并且好像对老大(苏老师)的戏剧性的指挥姿势很有兴趣哟!有一个人一直在看着老大挥动的手来着QwQ。
我们准备散band的时候,有一个一直在旁边关注我们的中年夫妇走上前来,说对我们唱的歌很感兴趣,还询问了我们歌的名字,我们后来还合了影。感觉里加人真的特别把音乐当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别人眼里是一帮小屁孩在唱很神圣的宗教歌曲,并且总是被老师打断重来,但是我觉得他们至少很认真地听完了,证明他们觉得我们的歌声值得他们留下来听,对吧?想到这里就特别得意,哈哈!我们相当于得到了合唱强国的人的认可啦!!哈哈!!比赛神马都感觉是浮云啦!!
里加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她让来这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很自然地唱起歌来。比赛后的当天晚上我们在一个西餐厅吃饭,还记得是我们还在各种吐槽豆角为什么要加那么多奶油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阵悠扬又庄严的歌声,原来是隔壁桌跟我们一个餐厅的外国合唱团,他们也是来参加这次世界合唱比赛的。刚开始时被他们的“震天吼”吓了一跳……但是后来越听越好听,越听越有味道,好像也是比较宗教形式的歌曲,感觉整个人都各种神圣起来了!
等他们唱完之后,我们报以特别热烈的掌声和高分贝的超级欢呼声。紧接着,老大下达“圣旨”:既然人家都唱了,那么我们也来唱一首《欢乐的那达慕》吧!于是,过了几秒钟我们这边也开始了激烈澎湃的传唱:“巴颜松布里,山脚下哟,那达慕大会热闹欢腾!!”这首很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把全场都鼓动了起来,我们最后一起大喊“HEY”的时候,隔壁桌的老外们也开始在各种欢呼、吹哨、鼓掌、脱帽之类的【哈哈】,我们也很开心,哎呀,人家那么厉害的人都那么热烈地为我们鼓掌了,可见我们的档次,瞬间就被提高了一层啊!
里加的风景漂亮,特别是音乐,这一道靓丽特殊又值得欣赏的风景,更是为里加添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