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最高舞台的中国男童合唱团

标签:
娱乐 |
分类: 媒体报道 |
站在世界最高舞台的中国男童合唱团
导语:作为华南唯一的全男声合唱团,广州天河区少年宫男童合唱团于7月13日首次参加有合唱界的“奥林匹克”之誉的“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勇夺公开赛童声1组金奖第一名!
新浪深圳金融讯
当FIFA世界杯在巴西掀起热潮,全世界的球迷们为之狂欢时,在东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广州,那里有一群酷爱合唱艺术的孩子们正在征战另一个“世界杯”。这群来自中国广州天河区少年宫男童合唱团的小男子汉们,他们带着和平、友谊、未来、希望的美好愿景,乘着歌声的翅膀,搭上时代的快车,在“欧洲合唱之都”拉脱维亚演绎了一场传播民族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让思想碰撞、融合的文化盛宴。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交流、沟通、和睦、博爱的意义更大于奖杯。
大家熟悉的世界三大男童合唱团——巴黎男童合唱团、德国托尔策男童合唱团、维也纳男童合唱团都曾来中国演出,往往一票难求。如今,广州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级男童合唱团——天河区少年宫男童合唱团。该团成立于2008年11月,由一群热爱音乐且有天赋的可爱、帅气的小男子汉组成,是国内为数不多、华南唯一的男声合唱团。合唱团由青年指挥家张栩筠担任音乐总监、常任指挥,并由他组建了一支专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学团队,研究设计了一套符合男孩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及课程:男童声乐入门、男童视唱练耳入门、男童专注力的培养、男童音乐修养的培养、男童如何在合唱团中渡过变声期、变声后的声乐训练等等。合唱团各个教学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听觉、视唱能力,一直坚持五线谱视唱、培养固定音高听觉,同时涉及乐理、音乐欣赏、作曲、和声作品分析等;并根据男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声音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演唱曲目。
合唱团由一群热爱音乐且有天赋的可爱、帅气的小男子汉组成
7月13日,小伙子们踏出了国门,远赴拉脱维亚里加参加有合唱界“奥林匹克”之誉的“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460支合唱团27000人参加,可谓盛况空前!男童团虽在国内获奖无数,但也是首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赛事。初生牛犊不怕虎,最终凭借《江雪》、《Salve
Regina》、《太阳出来喜洋洋》、《Deep
river》四首无伴奏曲目脱颖而出,一举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裁判和观众,勇夺公开赛童声1组金奖第一名!一位捷克藉裁判正巧也是他们国家一支男童团的指挥,他按捺不住激动冲上台与指挥拥抱,“太难得了!”他深知男童团的含金量,也深知合唱传统中男童音的地位。
合唱团音乐总监、常任指挥张栩筠老师,毕业于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指挥系。合唱指挥专业师从卡伦车高娃教授、歌剧及交响乐指挥专业师从乌克兰国家功勋艺术家麦赛扬教授。对于他的音乐造诣,外国专家盛赞他的指挥“大气而细腻,风格把握准确又不失个性,手上语言丰富,音乐富有感染力,能打动人心,是一个天才型的指挥”。他曾作为优秀交换学生被选送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半年;毕业时全五分(满分)成绩获得红本(优秀毕业生)证书,并获得免试直升博士的资格。
“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维也纳男童合唱团培养出海顿、莫扎特、舒伯特、近代指挥大师汉斯·索斯特、克莱门特·克劳斯等音乐奇才,为什么我们天河区男童合唱团不可以?”张栩筠老师的愿望就是培养出我们国家的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张老师儿时也曾是共和国第一支男童合唱团——广州男童合唱团的学生团长,当时合唱团指挥是赖广益老师,他得到赖老师的悉心栽培,为了继承、报答恩师,他立志学成归国后组建一支男童合唱团。五年来,他与少年宫老师们一起默默付出,带领合唱团取得令人欣慰、可喜、骄人的成绩,他们坚信只要坚持艺术梦想,愿望一定能实现!
天河男童合唱团“合唱奥运会”摘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一)当穿着绿色衬衫、白色长裤,清一色30位男孩组成的广州市天河区少年宫天河男童合唱团步入赛场,评委和观众席上竟然提早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在7月16日的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现场,而他们是参加本次“世界合唱界奥运会”的460支合唱队伍中,唯一的男童合唱团。在张栩筠老师的指挥下,小伙子们成功演唱了《江雪》、《Salve
Regina》、《太阳出来喜洋洋》、《Deep
river》等四首无伴奏合唱作品,观众席上的呐喊、欢呼、掌声更加热烈,久久不息。
张老师一下台,评委当中一位来自捷克共和国的男士就激动地跑过来,赞不绝口,还主动交换名片。原来他自己也拥有一支男童合唱团,深知训练和指挥的不易。当他们走出赛场,来自斯洛文尼亚、南非、白俄罗斯等国合唱团的指挥和当地观众都纷纷上前留影。
这支成立于2008年11月的合唱团,是目前我们国内为数不多,华南地区唯一的全男声合唱团。五年的艰苦训练,让他们在里加一鸣惊人,勇夺公开赛童声1组金奖第一名。
天河区少年宫派出的另一支队伍——天河少儿合唱团也在常任指挥苏严惠教授带领下,获得了冠军赛童声组银奖。
(二)7月的里加,气候宜人,白昼时间长达15个小时。孩子们在这里除了赢得比赛,更享受到了浓浓的善意与艺术氛围。
整个行程中,他们几乎是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在机场里、在轮船上,在街心花园、在古老广场……广州孩子们的歌声,让行人停住脚步,让疲惫的旅人神清气爽。特别是每次解散活动之后的集合,孩子们会以分声部的美妙和声互相召唤,一个个加入进来,当乐音最饱满、层次最丰富的时候,也便是集合完成的时候。
歌声跨越国界。当这群孩子被临时迎上正在举行的合唱音乐会舞台,在参观教堂时甚至获邀走到中央、现场演唱一曲颂歌,他们真正领略了拉脱维亚这个把合唱写入宪法的国度,感受到艺术浸润人生的神奇魅力。
(三)距广州几乎有万里之遥的古城里加,从未像今年这个夏天一样牵动我们的心——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刚刚在此落幕,为期10天的比赛,吸引了来自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的460支合唱团,27000名合唱歌手参加。来自中国两岸四地的合唱团队多达82支,冠军赛奖牌榜中国获得53枚,仅次于东道国拉脱维亚。
而作为合唱大省的广东所派出的团队,不下十支。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广州“小云雀合唱团”、“小海燕合唱团”等,都获得了辉煌战绩。
天河少儿合唱团常任指挥、华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女指挥家苏严惠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的童声合唱大步走向世界是不争的事实,但与欧美传统合唱国度的队伍相比,在此年龄段中,要保持歌唱状态的稳定、和声感的丰满、作品特性的凸现,仍显得殊为不易,要特别有赖于整体国民音乐素养的提高而非赛前突击训练。这也是我们在一片“合唱热”当中值得特别留意的。
此外,她还指出,中国儿童团队的整体音质、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正在逐渐上升,但中国作品的被认可度还有待更多渠道的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