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2014-08-02 22:26:52)
分类: 媒体报道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向世界展现歌唱模样
2014年7月31日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

厦门深海蓝联合合唱团爵士组比赛的视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259c60102uxc9.html

 

  如果您大概知道外国人唱京剧的不易,那么,您就能理解松柏小学和松柏中学组成的“深海蓝联合合唱团”从“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爵士组和流行音乐组拿回两枚银牌的意义——“中国人唱爵士的难度,就如同外国人唱京剧一样”。

    这支由53名厦门中小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因此在拉脱维亚的里加赢得 “单打独斗的勇敢深海蓝” 的评价,它不仅是爵士组,也是流行组锦标赛中唯一的中国队,还是两个组别唯一的“小孩合唱团”。换句话说,他们不仅要用拉丁文、英语歌唱,还要用小孩的音量来和大人“飙音”。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挑战难度>>

    参加中国人不擅长的爵士组比赛

  世界合唱比赛被认为是合唱的奥林匹克,它有两个级别,一是没有门槛的公开赛,二是有门槛的锦标赛。

  对于松柏小学的深海蓝合唱团来说,这个门槛不算什么——他们已经在两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放歌,2006年参加的是公开赛,2010年参加的是锦标赛,都拿了银牌。

  没有悬念,大约在半年前,深海蓝合唱团拿到在拉脱维亚里加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的入场券,时间是7月8日到19日。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29个比赛组别里,深海蓝合唱团指挥、松柏小学音乐老师徐欣挑选了中国人不怎么擅长的爵士组和流行音乐组——中国人唱爵士的难度,被比喻成老外唱京剧。

  某种意义上说,徐欣是深海蓝合唱团的灵魂人物,这位小学音乐老师有不少轶事在坊间流传,譬如说,合唱队比赛失利,他会买来点心庆祝失败,为的是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失败,把失败当成一件好事,为成功做铺垫。

  这位充满理想的中国普通小学的音乐老师,一直在追赶先进音乐教育的脚步。徐欣说:“我明白我们之间的差距,或许我有生之年都无法赶上,但是,如果我停下,我们的未来将只能望尘兴叹。”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移情训练>>

    用父女之情让孩子唱出“爱情”

  不过,在做出了选择之后,徐欣很快就明白:事情“玩”大了。

  徐欣前天说,首先队员就让他“没得挑”:参赛以及游学费用,每人大约需要2.5万元,这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的;其次,小学孩子音量恐怕撑不了爵士乐。所幸的是,他得到了对门的松柏中学的支持,后者派出20名初中生,连同松柏小学的33名学生,组成“深海蓝联合队”。

  但是,问题又来了,中学和小学的作息时间不一致,每周,徐欣只能在周二下午找到一个多小时的合练时间。

  曲子又是另外一个挑战,要在中国人不熟悉的爵士乐里,挑选难度和情感都适合孩子的曲子,简直是难上加难。徐欣为爵士组选了四首歌曲,为流行音乐组选了三首。但是,依然避不开“爱情”主题的曲子。

  要让小孩能唱出爱情歌曲的情感,徐欣想破了头,他后来找到移情法。松柏小学五年级的吴洺雨天真地说,老师要我们想象我们是在和爸爸撒娇,爸爸要我们长大后只能爱他,不能爱别人。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大咖助阵>>

    德国人教拉丁文,陈鹭虹设计舞蹈

  不过,要和语言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有一首参赛歌曲必须用拉丁文演唱。在厦大工作的德国人荣智康被请到了松柏小学。深海蓝的孩子们因此有机会接受德国人近乎苛刻的雕琢。荣智康挨个为学生们校音,“念不准?那先不要吃饭了!”

  双十毕业、曾经出演过音乐剧《猫》的陈鹭虹友情出山设计载歌载舞的舞蹈动作。徐欣给她提出的要求是,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否则又要唱又要跳又不能喘,对孩子来说太难了。

  尽管如此,陈鹭虹的舞蹈也把学生们“折磨”得“感觉脚都不是自己的脚”,但是,每个人似乎都乐此不疲。

  松柏中学的曾琪说,我们内心充满了骄傲——老师告诉我们:你们正在接受最好的音乐教育。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站上舞台>>

    向世界展现他们用生命歌唱的模样

  7月16日,在拉脱维亚的里加,53名“深海蓝”的孩子终于等到让世界看到他们用生命歌唱的时刻。

  松柏小学六年级的王小丫从厦门出发开始,每天都在手机记事本里写日记。譬如说,他们的中国胃遇到了里加菜的挑战,后者的主食要么是土豆,要么是七分熟的大米。

  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不管是时差还是“黑暗料理”的折磨,在歌唱面前,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琐事。王小丫在记事本中写道:上场前,我们别上深海蓝团标的胸针,它是一个32分音符,上面有一滴小水滴,那就是我们——我们是大海中的水滴,我们要把太阳的光芒折射给别人,通过音乐将快乐带给别人。

  53滴小水滴就这样登上里加的世界合唱比赛的舞台,向世界展现他们用生命歌唱的模样。

 

厦门孩子唱爵士拿世界大奖


记者手记:用生命歌唱
2014-07-31 《厦门日报》 

 
    可能担心记者写“坏”了音乐和自己的孩子,采访前,被孩子尊称为“奶爸徐”的徐欣给我发来一堆厦门深海蓝合唱团团员们的行前日记
。令我吃惊的是,在53名孩子的行文中竟然找不到“奖牌”这个词。换句话说,在备战的半年多时间里,没有人这样激励孩子:为了奖牌,我们努力吧!那么,他们说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谈到“奶爸徐”激励他们的一句话:我们参加这次比赛,是为了去告诉全世界,在中国厦门的一个小角落里,有这么一群人在用生命歌唱。
    “奶爸徐”在学生们排练迟到时会幽幽地说出这句话,它的“功效”显著——孩子们会惭愧得半死;在厦门7月的酷热中起早贪黑集训的孩子们,也用这句话来鼓
励自己。
    总之,它就像一剂神奇的化学剂,注入每位孩子心里。过去半年内,这群孩子躲在松柏小学三楼的音乐教室里,日复一日、激情四射地放声歌唱,等待让世界看
到他们用生命歌唱的那一刻。
    我问他们:用生命歌唱和为奖牌歌唱,有什么不同?
    年幼的孩子想了老半天说:“反正你会觉得,虽然很累,但是,很快乐。”还有一个孩子引用了老师的一句话:当音乐成为你的生命,你的音就准了。
    合唱团成员陈靖渝说,当他们在里加演唱完最后一首歌时,她无意中发现,合唱团里几位初三年的姐姐们已经泪流满面——她们就要上高中了,不得不暂时告别
合唱团,而“如果你是在用生命歌唱,你是会感觉到这种分别的痛苦”。
    我突然意识到,这支合唱团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教孩子唱歌的技巧,还教他们追求理想的神圣。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真希望松柏小学深海蓝合唱团就这样富有理想
“洁癖”地歌唱下去。

图片/视频拍摄:张国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