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组单打独斗
厦门“深海蓝”很勇敢
视频拍摄:张国锋
7月16日晚听了Jazz组的冠军赛,可以说从这场比赛中我获得的感受是无以言表的,不是说唱得很好或者表演很到位等等,远远超乎我想象的是在学校所学书本上的内容在实践中都找到了相对应的答案。
关于什么是Jazz?什么是Barber
shop?什么是Pop?什么是日韩系?什么是欧美范?什么是中国风……本场比赛中没有美国队伍参加,这不仅让我吃惊,
但更让我想一探究竟。我突然发现很有意思:欧洲人越来越爱唱爵士了,中国人越来越爱唱教会了,美国人去哪了呢?去学京剧了。
世界上的民族越发热爱别的民族的文化,其实没有什么不好。还是回到比赛的话题,整体实力最强的还是北欧,那是由于他们的传统功底太强,加上Jazz的元素后把这种黑人蓝味的文化镶嵌了北欧的童话色彩,音色的统一无法用文字形容,他们自信绝对不需要乐器,即便要也是为了和人声做互相即兴时的陪衬,或者为了添加烟熏的颓废感,听了后仿佛看到强尼•德普眼圈的颜色;其次是韩国的A
Capella,音响师说实话太low了
上来把观众差点吓尿,不过他们唱功还是不错的,《阿里郎》被改编得太现代了,反倒有点做作,而且歌手们的音色不统一,他们喜欢凸显个性,五个人不融合,所以不感动听众,能带来的是他们永远的偶像气质。
最可爱的是有中国的一个童声合唱团参加了,来自厦门深海蓝松柏中小学联合合唱团,很有表现力,虽然唱功有待提高,但是很勇敢,敢于选择这种不是黄种人擅长的组别。
最后要说一下最中间的团,这几个女孩子震撼了所有人,她们小小年纪,音准是场上数一数二的,不仅如此,已经把所有的Jazz的要素都做到了,从声音到肢体语言,全场对指挥佩服得五体投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研究生
高木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