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社通讯:走进指挥家杨鸿年工作坊

(2014-07-17 15:52:30)
标签:

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

工作坊

交流基金会

里加

新华社通讯:走进指挥家杨鸿年工作坊
新华社通讯:走进指挥家杨鸿年工作坊

      新华网里加7月16日电(记者 李德萍)16日,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期间,中国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应邀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工作坊,这是合唱专家首次在世界合唱比赛上举行工作坊。

      工作坊位于里加拉脱维亚协会大楼三楼大礼堂,已是耄耋之年的杨鸿年一袭黑色衣衫站在舞台前,精神矍铄,笑容可掬;舞台上是享誉海内外的北京爱乐合唱团及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台下观众多半是来参加合唱比赛的各国合唱团指挥和音乐爱好者。

       杨鸿年热情地欢迎来宾后,开始讲课。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百年合唱史和发展现状,随后介绍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曲风,以及中国合唱教学情况及杨氏合唱训练体系。

      杨鸿年说,经过一个多世纪发展,中国合唱事业进步很快,中国已“成为世界合唱大国,但还不是世界强国”。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合唱团只要有机会就参加国际比赛,加强同外国同行交流,使得中国合唱作品多样化、演唱技巧多样化和表演形式多样化。
新华社通讯:走进指挥家杨鸿年工作坊
       台上合唱团配合杨鸿年的讲授不停地做着示范,他们演唱了《送别》《花非花》《茉莉花》《青春舞曲》等中国经典曲目,歌曲或旋律优美、或节奏欢快,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茉莉花》一曲,学生们在杨鸿年指挥下,先用中国北方和南方两种唱法分别演唱,之后再用南北混合唱法演唱,使观众更加了解和喜爱这首经典中国民歌。而合唱团成员之一、来自北京四中的初一学生刘珅在领唱《夜莺》时天籁般的嗓音令观众折服,他们纷纷起立,对合唱团和杨鸿年报以热烈掌声。
新华社通讯:走进指挥家杨鸿年工作坊

      两小时“课时”很快就结束了,观众们似乎意犹未尽。来自奥地利的女教师金塔·穆尔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太喜欢了,中国的音乐好听,旋律优美,合唱团的水平特别高,希望以后还能看到他们的演出。”
新华社通讯:走进指挥家杨鸿年工作坊

      杨鸿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原来世界合唱比赛的工作坊都是外国人在做,他是第一个举办类似工作坊的中国人,他感到特别高兴。杨氏合唱训练体系是他根据个人理解而创造的,注重实用性、技巧性训练,能在短时间内见效。他十分开心,能把自己的合唱训练体系带到世界合唱比赛,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合唱教育成果。

      谈到正在里加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杨鸿年说,在本届比赛中,青少年合唱团队占了一大半,这是一件大好事,说明中国的合唱有希望、有前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