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合唱比赛组委会,你们好!
我是广西桂林爱艺合唱团的指挥吴昊,首先在这里对你们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示感谢!
前段时间在邮件中看到你们举办本次比赛的征文活动,我由此萌生了一个念头,想写一篇文章让大家来感受一种精神,无奈文笔有限,直到今天才匆匆完成,因为明天我们就要出发前往里加了,所以连夜给你发了这封邮件。
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爱艺合唱团,爱艺合唱团是一个完全由合唱爱好者组成的业余合唱团,团员们无音乐基础,来自社会各个行业,平均年龄55岁。热爱合唱,踊跃参与合唱,正好与世界合唱比赛的精神不谋而合——参与就是至高无上!爱艺合唱团先后参加了厦门、绍兴、辛辛那提、里加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公开赛),连续四届参赛,不是为了去追求多么好的名次和奖项,更多的是大家十分喜欢组织方提供的这个舞台,参与到比赛中,感受合唱的魅力和带给大家的快乐!中国有成千上万个业余合唱团,每个合唱团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如果有一位老先生用生命去追求合唱艺术,我相信这样的故事并不多见,所以请你们务必阅读附件中的稿件,谢谢!
吴昊
2014年7月12日凌晨于桂林

龚乃斌先生近照
从桂林到里加:为生命而歌
——记中国桂林爱艺合唱团团长龚乃斌
吴昊/文
从桂林到里加,将近九千公里的航程,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满盈来自壮乡的热情,来到美丽的拉脱维亚。我相信,我们站上舞台的这一天,星星一定会在如蓝色丝绸般的夜空上闪耀,牛眼菊也一定会盛情绽放,因为我们满载着一个人的希望,他用他对歌唱的热爱将我们领上国际舞台,他用忘我的投入教会我们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情怀。
这个人就是中国桂林爱艺合唱团团长龚乃斌。今天,我要在隆重的国际合唱盛会之上满怀敬意地讲述他的故事,因为这份感动值得被分享,这种精神值得被传扬。
当我们年轻时,我们歌唱;
当我们歌唱时,我们是年轻的。
----拉脱维亚谚语
他是一名孤儿,出生在中国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1936年,在龚乃斌还不满一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他远走异乡。父亲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投身抗日战场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再也没有回来看望过他。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没有父母亲的模样,更不曾享受家庭的欢乐。每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都会扭过头,把盈在眼眶里的泪水一点点地忍回去。
不幸的身世,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龚乃斌奋起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斗志。少年时的他就成为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参加了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中国军队。在部队的大家庭里,他学会了对生活的自律,也学会了用艺术填补命运的创伤、为更多人带去欢乐。爱上歌唱的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常以音乐为伴,无论在部队、学校还是在单位中,他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合唱团,为社会群众及团体免费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龚乃斌自愿来到条件艰苦的西南边疆工作,为广西的发展挥洒青春的汗水。他们所承担的重点工程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对既危险又有难度的工作,他也是乐于挑战、无所畏惧,如桂林的青狮潭水坝,是当时全国第二高的土坝,至今仍固若金汤;还有桂林临桂大江水库,该坝当时被列为全国最险的大坝之一。当年,大江水库由于抢修成功,他们被授予广西科技二等奖,他也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忙碌而艰苦的工作并没有让龚乃斌忘记唱歌,再难的工程、再危险的任务有了歌声的陪伴都会增添无数乐趣。歌声,已经成为融入他灵魂的旋律。
1995年,退休的龚乃斌决定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他热爱的声乐。由于他音乐基础好、又有领导能力,不久便被选为班长。很快他就牵头在班里办起了爱艺沙龙,聚集了一批同样热爱音乐的老人。
在他的策划和努力下,1999年,爱艺沙龙扩建为爱艺合唱团,共有100多名团员。建团初期,服装、音响、乐器,请老师上课等等都需要用钱,作为团长的龚乃斌犯了难。组建合唱团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过要收取团费,大家因为喜欢音乐才走到一起,不能因为钱的事情而停下脚步。于是龚乃斌决定把自己的储蓄取出来作为合唱团运作的费用,当时他月工资仅1000元左右。
为了提高团员的音乐水平,他从北京请来了指导专家。因为怕团员们过意不去,他就私下叮嘱老师,说是来义务教学的,这个秘密一直瞒了两年才无意中被大家发现。大伙感到很过意不去,龚乃斌却乐呵呵地告诉大家:“我比很多老人都幸运,两个儿子都很优秀成功,不但不需要我负担,平时还能给我一些钱,我个人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音乐。所以我把个人退休后20年的全部工资都用在合唱团上,我一点不心痛!”
2003年,合唱团第一次去南宁参加老年合唱大赛的时候,龚乃斌为每人做了两套服装,买了一个皮箱、一个手提包、一个定音器。当时的参赛队伍中,没有任何一支老年合唱团有这样的配备。看着这些整齐的装备,团员们既高兴又心疼,但是龚乃斌却很开心。当合唱团的团员们穿着整齐的服装,精神抖擞地、如同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站在舞台上放声高歌的时候,龚乃斌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优美的旋律,充满了激情的歌声……当最后宣布爱艺合唱团拿到了冠军的时候,合唱团的团员们沸腾了,龚乃斌高兴地说,“这个奖杯就是大家给我最好的礼物!”
这些年来,爱艺合唱团先后三次参加了“合唱界的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比赛的费用,除团员自觉出资外,其他开销几乎都是龚乃斌自己筹来的,自己不够就跟家里人商量,从积蓄里出,老伴不同意,他就偷偷向儿子借。
有两次,爱艺合唱团去外地比赛。有几个团员只是说比赛开始前再跟大家汇合。当时大家并没有多想,后来经了解才知道有些团员因家中非常困难,坐火车时只买硬座票,车上人多,没有坐票就只能站着。吃饭到街上吃快餐,睡觉去火车站候车厅过夜……都是退休的老人了,这样身体怎么吃得消?!这件事让龚乃斌很心痛,他觉得很愧疚----大家因为热爱音乐不怕吃苦也不怕受委屈,这样的好团员哪里去找?于是每次去外地比赛前,龚乃斌都会了解每个团员的家庭经济情况,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他自己出钱,分别私下发给每个有困难的团员,并告诉他们这事不准跟任何人讲。
就这样,他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了这么多年、坚持了这么多年。合唱团团员们动情地说:“建团15年,龚团长带着我们从内蒙古到海南,几乎走遍了全中国,真是不容易!”
龚乃斌把整个团当成了自己的家,团员则是自己的家人,而团员们也把这个热心肠的老团长当成了自己最信赖的人,家有不和的会找他倾诉,听他排解;家有困难的,也都乐意找他帮忙解决。
今年,龚乃斌已经是一位80岁的耄耋老人。在他七十大寿的酒宴上,他说在有生之年要带领爱艺合唱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是一份发自灵魂的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他把每个爱艺人的梦想扛在肩上,放在心里,以音符当车,以快乐为驹,给这些热爱歌唱、热爱生活的老人们开启了一场充满着爱和快乐的旅行。正如拉脱维亚的谚语所说,当我们年轻时,我们歌唱;当我们歌唱时,我们是年轻的!
他从合唱中获取了愉悦和坚韧,
他从合唱中得到了友谊和亲情,
他从合唱中懂得了如何应对生与死,
他从合唱中战胜了苦痛和疾病。
----爱艺合唱团献给龚乃斌的歌
2006年至2014年,在这八年间,爱艺合唱团共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共获得两银一铜的优异成绩。今年7月在拉脱维亚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合唱大赛,爱艺合唱团将再次出国参赛。目前全团正在积极排练、紧张筹备,没有人懈怠,这次比赛对龚乃斌,对爱艺合唱团的意义都非同寻常。因为,龚乃斌知道,也许命运之神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06年,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在中国的厦门举行,爱艺合唱团也报了名。正在合唱团紧锣密鼓排练的时候,龚乃斌查出患了膀胱癌,被紧急转往广州的一家医院,并接受了膀胱的切除及再造手术。当时,手术进行了七个多小时,他几乎是命悬一线。
术后第10天,病床上的龚乃斌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强烈反对,毅然跟团员们一同去了厦门。家人心疼地怪他:“为了唱歌,你命都不要了啊?!
”龚乃斌微笑着坚持说:“我身体没事儿,不去不放心啊。”整整一个星期,他看着团员们排练,累了就在排练厅躺一会;跟着团员们比赛,疼了就咬牙忍一忍……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劳累的身影,大家心疼地劝他,“龚团,你就听我们的,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老龚,回去好好歇歇,我们自己排练没问题!”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劝说,龚乃斌缓缓地说,“大家的心意我领了,谢谢大家!但是只要和大家在一起,看着大家唱歌,听着这些美妙的歌声,我的心就会情不自禁地飞扬,病痛就会减轻很多!”听到这些话,大家没有再劝他。比赛结束了,当团员们捧起银奖奖杯的时候,大家喊着他的名字,冲着他挥手致意,一个个禁不住泪花闪闪……这时候,龚乃斌欣慰地笑了。
2012年,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在美国辛辛那提举行,因为这是合唱团首次出国比赛,所以团员们紧张积极地进行着排练。但当龚乃斌算出国经费的时候他傻了----团员自愿出资的不算,其他费用就高达十多万元,这笔费用让他心里不由得一震。他知道团员们大都是日子清寒的老人,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但如果退赛,必然会重重地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这时,他想到了儿子给自己用于手术的十多万元。其实此时的龚乃斌已经饱受病痛折磨,他知道这笔钱对于自己和家人的意义,但是他能更清楚自己内心的声音,也知道团员们对出国演出的渴望。于是他瞒着家人将这笔钱拿给了合唱团,最终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爱艺合唱团捧回了闪亮的银奖奖杯。
漫长的八年时间里,病痛从未放过意志坚强的龚乃斌,癌症2次转移,3次手术,多次病危通知;而这也是圆梦的八年,在他的带领下,爱艺合唱团唱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今年,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将在波罗的海边的拉脱维亚举行,龚乃斌又偷偷用自己的钱为合唱团报了名。在合唱团的骨干会议上,他告诉大家:“近来身体很不好,总是在住院治疗,由于身体经常出现疼痛,估计癌症还在转移,半个带病的肾也己开始积水,放射性肠炎经常出血不止,高血压,上述这些病,不管是哪种病加重,都会要命的。这次团里需要的钱不少,我已经给大家报了名,后续的经费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大家尽管放心排练,抓紧时间准备,其他的不用担心。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大家去参赛了……”
听到这些话,这些朝夕相伴的老团员们再也抑制不住泪水,禁不住放声大哭……但龚乃斌却说:“不要哭,我们要开开心心的,因为我们是唱歌的人,我们是要给听众带来欢乐和享受的。”
龚乃斌为合唱团所做的一切,都被团员们看在眼里。一位团员动情地为他写了一首诗:
他从合唱中获取了愉悦和坚韧,
他从合唱中学会了奋进和容忍,
他从合唱中得到了友谊和亲情,
他从合唱中领悟了捐赠与善心。
他从合唱中知道了如何处理爱与恨,
他从合唱中懂得了如何应对生与死,
他从合唱中战胜了苦痛和疾病,
即使那万恶的死神也望而却步避让三分。
唱一首歌很容易,就算字斟句酌也不过三五分钟,而唱一辈子歌,用生命唱出人生飞扬的歌却不容易。龚乃斌在用生命歌唱,字字句句,倾尽人生百味。他从部队唱到工作岗位上,从工作岗位上唱到退休,直至唱到生命的边缘。他像一支在风中吟唱的芦笛,把快乐带给自己,更把这份幸福和美好分享给每个热爱音乐的人们。
今天,在这里,灯火辉煌的演唱厅,将会响起美丽动人的歌声,但我们不会忘记,歌声的背后,因为病情加重现在还躺在病床上的龚乃斌团长,我们每一个团员都不会忘记,他曾经用一个人的肩膀扛起所有团员的梦想;今天我们将用最嘹亮、最饱含深情的歌声,为龚团长唱响!为所有在歌声背后默默奉献的人们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