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2014-03-28 10:48:14)
标签:

文化

分类: 团员随笔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繁荣本土合唱事业

    ——第九届“走进世界合唱”西方合唱音乐指挥大师班暨2014中国(顺德)“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综述

 

    2014年3月13日至16日,第九届“走进世界合唱”西方合唱音乐指挥大师班暨2014中国(顺德)“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在广东省顺德区演艺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广东顺德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德国)联合主办,邀请了四位世界顶级合唱指挥大师,其中包括杨鸿年(中国)、克里斯蒂安·荣额仁(瑞典)、罗曼斯·瓦格纳斯(拉脱维亚)、亨瑞·勒克(美国)(因生病未能来中国,由西班牙指挥朱迪·帕瓦迪斯临时顶替)。报名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合唱团体(7支)、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合唱爱好者等共计400多人。
    本次研修班是为配合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而最新推出的集音乐指挥大师工作坊、预热世界合唱团队比赛指导、里加传统合唱作品联排以及
师生自有互动学习沙龙等元素于一体的新型合唱大师指挥研修项目。旨在为国内的指挥、合唱团体以及合唱爱好者等不同受众提供一次多层次、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同时为报名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的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赛前辅导,并借助作品了解合唱排练的方式,以改进中国合唱团队的训练模式,为参加各类国际赛事带来新的启示。
    本次研修班共分为五个部分,即大师工作坊、一对一团队指导、互动学习沙龙、合唱联排和结业音乐会。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一、大师工作坊
    大师工作坊主要是围绕合唱的训练和合唱指挥法展开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唱的发展概况。
   (一)合唱的训练问题
    1、音准、歌词的训练
    荣额仁认为,合唱中音准的训练既要注重个人或单声部的横向音准,也要注重各个声部之间的纵向音准,每一名成员都要学会聆听,要在
聆听的基础上思考,然后再演唱。他指出,指挥的任务是分辨导致音准问题的原因并想办法解决它,比如重新排列团员的位置或团员之间的距离,改变合唱团的位置或排练场所,改变指挥的手势等。另外,他强调当音调出现问题时,避免过多的使用钢琴而改用音叉,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团员的音准。
    2、声音的训练
    杨鸿年从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气息支持、正确的起音、准确的母音状态、圆润的音色、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清晰的语言和准确的
感情表达八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建立良好的歌唱。为了让学员能理解上述内容,他用许多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如歌唱的姿势像头顶瓦罐、口含鸡蛋,慢吸要闻花又松肩、恒速气向前,起音要发音有点等等。
    朱迪带领全体学员进行了热身训练,他尝试让学员动起来,用拍手臂、拍腿、拍肩膀、拍后背等方法让身体放松下来,让气息更加流畅,
让声音更加自然。他也列举了几条实用的发声训练,为合唱排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二)合唱指挥法问题
    罗曼斯详细阐述了初学指挥的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手位、站姿、以及手的动作等。他现场向大家演示指挥的手位及站姿,并邀请学员到舞台上进行亲身体验,指出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改正不正确的姿势。此外,他还强调了起拍的重要性。他认为,起拍不应该只是提示歌曲
的速度,还应包括歌曲的力度、风格、呼吸等方面的内容。
    杨鸿年以4/4拍的指挥图示为基础,阐述各种拍子的具体打法。如2/4拍是保留了4/4拍中的第一拍和第四拍,3/4拍是省略了4/4拍中的第二
拍,5/4拍是2/4拍和3/4拍的结合等。杨先生还介绍了连音击拍(Legato)、跳音击拍(Staccato)、保持音击拍(Tenudo)和重音击拍(Accent)等击拍语汇的不同,让学员们将他们区分开来,从而保证指挥手势的准确性。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二、一对一团队指导
    这是为即将出征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的国内合唱团队专门准备的赛前集中辅导。共有七支国内合唱团报名参加,几乎囊括了除了男声合唱
团以外的所有的合唱类型,其中包括顺德北滘混声合唱团、顺德必达童声合唱团、顺德德胜一中少儿合唱团、顺德大良实验小学童声合唱团、深圳龙岗凤凰女子合唱团、广州天河男童合唱团、广州海珠少儿合唱团。
    这七支合唱团带来不同时期、不同国籍、不同风格的作品,由大师一对一指导,其中荣额仁指导北滘合唱团演唱Bach作品《Gratias
agimus ti bi》和瑞典作曲家创作的作品《Nocturne》;杨鸿年指导凤凰女子合唱团演唱中国作品《太阳出来了》和《雨后彩虹》,指导大良实验小学合唱团演唱《Happy Together》; 罗曼斯指导德胜一中合唱团演唱拉丁美洲音乐作品《Yole Canto》和必达少儿合唱团演唱《热带的地方》;朱迪指导必达少儿合唱团演唱《Little David, Play On Your Harp》;罗曼斯指导广州天河男童合唱团和少儿合唱团演唱《Salve Regina》、《Fancy》、《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江雪》。
    通过大师的面对面指导,每个合唱团都收获不少,对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合唱的声音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台下的学员也通过这种
直观的形式开阔了视野,学到许多快捷高效的排练方法。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三、互动学习沙龙
    这是本次研修班新增的环节,目的是通过大师对学员提出问题的解答,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关于声音的训练的问题
   
1、怎样训练非专业的大学生的声音?
    罗曼斯认为不能像乐器一样训练,要让他们感受和声,多找一些好听的、简单的、和声丰富的歌曲来学唱,而不是训练很多很难的歌曲,
也可以和比赛结合在一起。
   
2、怎样训练变声期男生?
    杨鸿年强调不要剥夺了男童歌唱的权利,他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让这些发声困难的男生高八度假声演唱,第二,只张嘴不出声,到能
唱的地方再唱,让个性融入到共性当中去。罗曼斯也认为,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声区,不要让他们唱能力以外的内容,要感受声音,不要让他们有太多的压力。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二)关于指挥法的问题
    1、怎样指挥4/4拍的音乐才规范?
    罗曼斯指出,首先要注意指挥的速度、弹性,找到一个点,其次要注意连奏和断奏的不同,连奏手指要张开像是擦黑板,断奏则是像用指
尖敲打的感觉,再次要注意渐弱和渐强的指挥手势,渐弱像是用手掌在光滑的丝绸上轻轻抚摸,渐强则可以将手掌翻过来向上慢慢抬起,最后,他提到具体的力度记号的指挥方式,如p(弱)用手腕,mp(中弱)用手臂,mf(中强)用手加手臂。
    2、合唱作品多个声部中,既有连奏又有断奏,应该怎样指挥?
    杨鸿年认为,当各个声部中同时出现连奏、断奏或其他形式时,指挥的注意力应放在旋律声部上,然后再兼顾其他声部。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三)关于合唱发展的状况
    1、合唱作品器乐化是否是当今国际上的一种趋势?
    罗曼斯认为合唱作品的器乐化只是一种创作方式,一部分作曲家用现代音乐的记谱方式记录旋律而已,不是一种大的发展趋势。杨鸿年也
认为这只是创作中带有器乐性质的手法,是器乐作品的人声化,不是本体,而是多元化。
    2、中国合唱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荣额仁认为在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专业合唱团体,他们的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就整个中国而言,合唱还是比较弱的,处于发展当中。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四、合唱联排
    本次研修班与以往国内的合唱指挥大师班不同,主办方增设了合唱联排环节,改变以导师讲解为主,缺少学员的参与和互动的被动模式,
让全体学员都能真正地参与到合唱中来,切身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联排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拉脱维亚传统合唱《Saule,Perkons,Daugava》第二首威尔第作品《Ebreju Vergu Koris》,第三首是由管弦乐
改编的合唱作品《Land Of Hope And Glory》。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五、结业音乐会
    本次研修班的结业音乐会共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参加一对一辅导的合唱团队汇报集训成果:第一首必达少儿合唱团《热带的地方》,第二首大良实验小学合唱团《Happy Together》,第三、第四首凤凰女子合唱团《雨后彩虹》、《红莓花儿开》,第五首德胜一中合唱团《Yole Canto》,第六、第七首北滘合唱团《Gratias agimus ti bi》、《Nocturne》;第二部分是参加训练营的全体学员演唱三首联排曲目
《Ebreju Vergu Koris》、《Saule,Perkons,Daugava》和《Land Of Hope And Glory》。
    这些作品倾注了大师和全体学员的心血,尤其是三首联排作品,让全场的学员热血沸腾,释放出内心深处最为炽烈的情感,令在场的所有
人无不动容,潸然泪下。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结语
    短短四天,弹指一挥间,但是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记却是深刻的。这不仅仅是一次合唱的培训,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正如荣额仁先生在结业音乐会上所说“我们所做的事情如同一座座搭建在不同的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桥梁,我们为所从事的这份事业深感骄傲。如今越
来越多的中国指挥和合唱团体走出国门唱响世界舞台,每一个人都是一座桥梁,你们同样为着文化交流、艺术传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虽然四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是中国的合唱事业才刚刚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合唱人会在合唱事业这条康庄大道上孜孜不倦、上下
求索,并最终在世界合唱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大放异彩!(孟令如

“给力·里加”合唱音乐训练营,大师们都讲了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