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男童合唱团接受现场观众祝贺
原载2012年7月18日《音乐周报》
合唱,在生活中播下美的种子
《音乐周报》记者
孟绮 发自美国辛辛那提
为期两周的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美国当地时间7月14日晚在辛辛那提圆满落幕。来自64个国家的362支合唱团在辛辛那提尽情抒发他们对合唱的热爱。辛辛那提到处欢歌笑语,空气仿佛都弥漫着合唱的味道。
参与就是至高无上
“参与就是至高无上”是世界合唱比赛遵循的理念。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世界合唱比赛主席冈特•铁驰告诉记者:“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首次登陆美洲,对赛事本身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而言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北美事务代表处也将设在辛辛那提。世界合唱比赛的足迹从欧洲到亚洲再到美洲,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与此同时,本届比赛吸引了一百多支美国合唱团的参与,他们的加入为比赛带来许多新鲜能量。”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不仅仅局限于世界合唱比赛这个最大赛事,也举办一系列中小型合唱比赛。同时考虑到合唱团的财力等因素,基金会还在世界各地主办了诸多洲际性的赛事,诸如欧洲和亚洲合唱比赛、世界青少年合唱锦标赛等。今年11月8日-14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将是基金会在中国举办的第三次大型国际合唱盛事,目前已有近70支国际团队报名。
迄今为止,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已经拥有120000支合唱团队、4800000名歌者。面对这个庞大的数字,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是摆在基金会面前最严峻的任务。“我们组织各种比赛、开设各种培训讲座、在各国设立办事处、组织理事会定期交流……都是更好为合唱团服务的表现。”铁驰强调:让每个合唱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我们的工作动力。
让全世界人民一起欢唱
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共设23个组别。组委会考虑美洲特色,特别将“理发店合唱”纳入其中。为了给所有人参与合唱的机会,辛辛那提当地监狱也组织了合唱团参赛,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身份以及实际情况,评委们特意到现场给予评判,铁驰主席更是亲临现场给他们颁奖。本届比赛的参赛团队从儿童到青年再到中年直至老年,涵盖了各个年龄层。参赛者的身份有学生、企业家、工人、教师……真正实现“一起欢唱”的宗旨。
本届比赛艺术总监哈尔夫•艾森拜斯告诉记者:“世界合唱比赛拥有自己的一套评判体系——音乐萌笛评价体系,包括音色、解读作品能力、指挥水平、团队整体印象等30个评价标准,细致全面且透明度很高。如果遇到评委之间分数出现巨大差距,艺术总监会要求评委给予解释,然后进行再次审核。获奖证书上也会附上总分。两年一届的理事会也在比赛间隙举行,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理事齐聚一堂,大家互通有无,将各自的经验与大家分享,面对困惑,大家纷纷给予建议。
本届比赛艺术总监克里斯蒂安•荣格仁告诉记者:“合唱团通过参赛,自然会有提升。参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检验成果的过程。”
中国团队备受关注
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除东道主美国之外,中国当之无愧成为参赛大户。包括港澳台在内的71支参赛团队共斩获5个冠军,40块金牌。来自广东实验中学、上海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绍兴文理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的合唱团给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广东实验中学此次共派出女声团和混声团共参加五个组别的比赛,还受邀参加各种音乐会,孩子们两周来每天排练,认真对待每次登台的机会。指挥谢明晶更是累瘦了一圈。对于他们的表现,评委们给出一致好评:认为他们专业有素、音色优美、曲目丰富。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男童合唱团是本届比赛为数不多的男童合唱团之一,30多位小帅哥台风沉稳,无论是比赛现场还是冠军音乐会,都赢得观众爆棚的掌声。指挥陈巧姑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们都有一定的大赛经验,比赛本身就是一种迅速成长的机会。比赛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更让他们的演唱更加纯熟。”
评委吴灵芬认为,本届比赛中国团参赛数量多且质量高。在与各国评委的交流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90%的中国团已经不存在音准问题,彻底告别了“跑调专业户”;曲目重复率少,广东实验中学、绍兴文理学院、南开大学等合唱团都带来了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原创作品;整体演唱风格、气质提升速度快,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与此同时,吴灵芬代表中国评委提出两点建议:首先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作曲家创作合唱作品,呼吁作曲家深入把握民间元素,同时作曲家一定要与指挥共同交流。其次希望中国团队能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出来锻炼队伍、增长见识。
中国作曲家曹光平此次全程观摩赛事,他的《天湖•纳木错》、《卓鲁•晨歌》、《蒹葭•秦风》、《玛尼歌》等六首被广东实验中学、绍兴文理学院、北京大学等六个合唱团演唱。曹光平告诉记者:“我观摩过多届世界合唱比赛,中国团队的水平进步很大,现在我们是在交流而不是追赶。”在曹光平看来,写合唱作品不难,但写好却不易。他建议作曲专业的学生要重视合唱课,重视合唱写作,同时呼吁中青年作曲家关注合唱创作。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中国事务部王琴总监表示:“中国合唱事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他们有很高的积极性,强烈地感受到他们不断进步的意愿。既有达到世界水平的合唱团,很多团也有更多潜能可挖。基金会未来也会在合唱教育、指挥培养方面给予中国的合唱团更多帮助。”
志愿者:专业又敬业
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期间,在辛辛那提随处可见身着黄色T恤的志愿者,他们服务于所有参赛团队、嘉宾以及观众。在酒店,在音乐厅,在商场……无论你有任何问题,环顾四周一定可以立即找到志愿者,他们仿佛与你形影不离。
据悉,辛辛那提在两年前得到举办权后,立即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共有5000名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市民踊跃加入进来。他们有学生、家庭主妇、老人、行业精英。当他们穿上黄色T恤的那一刻,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志愿者,他们只有一个职责——为大家服务。
志愿者孔德家是土生土长的辛辛那提人,他一年之前报名参加志愿者。因为大学时学过中文,孔德家负责三个中国团队。他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见到辛辛那提举全市之力举办一个活动,这种全民齐上阵的规模是罕见的。作为辛辛那提的市民,大家真心融入这项活动,希望所有的客人能够满意。
本届世界合唱比赛的志愿者年龄跨度大,职责明确。年轻的志愿者大多为嘉宾主持、翻译、团队负责人,而年长的志愿者则负责维护赛场秩序、为大家提供生活帮助。看到众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起初会担心他们是否能够胜任志愿者的工作。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年龄成为他们最大的优势,用经验化解各种问题,效率高、速度快。如果你找不到比赛场馆,志愿者会开着私家车送你去;如果你想去某地购物或游览,他们会认真给你画好线路图,帮你标注公车站。两周来,志愿者贴心周到的服务得到评委、嘉宾、参赛团队的一致好评。
观众:可爱又可敬
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共包含23个组别共555场比赛,近百场音乐会以及41场讲座。除资格赛外,其它组别都对观众开放。辛辛那提市民对合唱的热情使得场场满座,无论是比赛还是音乐会。他们对合唱执着的背后是他们深厚的音乐素养。在比赛现场,他们安静、有序,保证参赛团队专心参赛,一曲结束后,他们发自内心、经久不息的掌声又让参赛团队信心百倍。遇到高水平的团队,他们会起立鼓掌,为了这精彩的演绎;遇到水平一般的团队,他们仍旧起立鼓掌,为了辛勤的付出。音乐会上,他们的热情更是让合唱团有种明星的感觉。比赛结束后,他们会等在演员出口向合唱团祝贺并致敬。评委们纷纷表示:当地观众的专业和热情,可以让团队超水平发挥。也有不少中国团队告诉记者:观众的热情让他们顿时信心百倍。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的歌声渐行渐远,但合唱带给辛辛那提这座城市以及每位参与者的影响却越来越强。音乐在合唱爱好者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歌声就是养料,相信不远的将来,每个人心中都会开出合唱的花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