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世界合唱比赛
世界合唱比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123
  • 关注人气:3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颁奖时刻,古稀歌手的感动

(2010-10-03 00:59:30)
标签:

体育

绍兴

金、银、铜奖

合唱

铜牌

文化

分类: 中国合唱团
 

http://img.blog.cntv.cn/attachments/2010/10/1119152_201010021307151.jpg

“我在绍兴歌唱”有奖征文选登(6)
颁奖时刻,古稀歌手的感动
陕西省高校教授合唱团   窦育男


    7月19日的绍兴,骄阳似火。上午,张团长带领我们九人去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的颁奖典礼。这里真是一个盛大的音乐节日,彩旗飘
动,气球高悬,各国选手身着不同民族服装,齐聚一堂,欢笑声、歌声此起彼伏……分配我们在E西区前就座。九点整,演奏了大会序曲,颁奖典礼开始。大会要求各团的指挥和团长上领奖台就座。张团长犹豫了片刻,身着休闲装走上了领奖台。
     回想17日晚的彩排,由于场地不熟悉,并用了弱声唱,结果暴露了我们的薄弱环节,我们有点沮丧。冯老师有针对性地在赛前排练中,采取了措施。18日正
式比赛时,要求大声唱,注意几首歌曲的起音、变调和相互连接。演出时四首歌唱得比较完整和顺利。走出后台,亲友团一片赞扬声。冯老师评价我们作了“超常发挥”。当时我们并不了解锦标赛中各团的实力,观摩中也没听过混声合唱中其它团的表演,所以不清楚自己的演出水平到底怎么样。
    接着大会对公开赛、锦标赛各组分别进行颁奖。这些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选手,经过几天同台竞技,现在他们期盼已久的时刻到了!随着各组得奖名次的
陆续宣布,台上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连成一片……十一点刚过,开始宣布第八组——锦标赛中混声合唱的金、银、铜奖。我们对这次能否得奖,到底得什么奖,确实心中无底,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期望和压力。当讲外语的主持人宣布:“陕西………57.75分”时,我们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此刻,我们的张团长正捧着铜牌,高举奖状站在台上。我们有人在领奖台上录相,有人对着大屏幕拍照,还有人在记录得奖名次和分数……我们非常激动地记录下2010年7月19日17点15分这个难忘的时刻。这神圣的瞬间,凝聚着近百名古稀歌手九年的积累,两个月的酸甜苦辣,指挥的锲而不舍和大家的超常发挥。接着大会宣布了荣获金牌第一名冠军的得主,他们热泪盈框地跑上了颁奖台,亲吻着国旗,拥抱着歌友。当乐队高奏国歌时,他们泣不成声地仰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举手敬礼。全场沸腾了,不同语言的欢呼声、歌声,顿时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们这些年过古稀的歌手们,平生第一次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参与就是至高无上”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沉浸在这种溢于言表的感动中。
    颁奖典礼结束后,我们带着这份感动驱车回宾馆,给家里打了电话,报了喜,大家争先恐后地捧着铜牌,举着奖状合影、聚餐,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一番,当
回到房间,给留在宿舍的人看铜牌时,有人泪流满面,委屈地说,年过古稀的人了,费了这么大的劲,得铜牌有点对不起冯老师,那怕得个银牌的最后一名,回去也给大家好交待。另一位声部长,因去鲁镇扭伤了脚踝,正躺床上养伤,一把抢过铜牌,满眼热泪地吻了三下,然后以虔诚的神情,拿着铜牌,在受伤之处环绕三圈……第二天脚消肿了,下午自己推着行李进了站,竟然还能自己爬到软卧车厢的上铺,真没想到这块铜牌是个吉祥物,能有这样神奇的魔力!但愿它能给我们带来好运——在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上,荣获一块银牌,圆了我们这百名古稀歌手的美梦!19日返程,在候车室里,从当天绍兴的报纸上,看到了第一阶段的比赛结果。我们得知,第一阶段有302个团参赛,人数达1.3万人;锦标赛是世界合唱比赛中规格最高的比赛;许多团都是在国内拿过金奖的选手。返程旅途长达24小时,大家热情地交流着来自各方的信息,锦标赛中混声合唱金、银、铜奖的名次,中国金、银、铜奖的比例以及几个冠军得主有关资料等等,十分激动地分析着我们这块铜牌沉甸甸的分量,回忆着鏖战两个月的艰辛,分享着参加世界合唱比赛的快乐,幢憬着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的美好情景。
     回来后,在网上欣赏了锦标赛中混声合唱的冠军——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合唱团的表演,确实水平很高,他们以91.75分摘取了桂冠!他们三次参加世界合
唱比赛,建团75年,表演的曲目来自俄罗斯、印尼、捷克。他们多么年轻,精彩的表演令人震憾!由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参赛选手实力之强,见证了世界合唱比赛奥林匹克规格之高,见证了奖牌份量之重!我们与冠军相差34分,两个月的鏖战,使我们亲身体验到这每一分的差距,都包含了多少艰难的攀登啊!
    我团成立九年了,团员平均年龄七十岁,首次参加世界级比赛,赛前排练仅两个月。我们凭着对合唱艺术的热爱和执着,本着“参与就是至高无上”的信念
来到绍兴。指挥一锤定音选了三首反映陕西地方特色的作品。他深谋远虑,把刚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安鼓乐”名曲“灞桥柳”,首次介绍给世界合唱比赛,让我们在世界级的音乐盛会上,展示中国老年知识分子的风采,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离开绍兴已两个多月了。至今,江南水乡的美景,合唱界奥林匹克精神给人的振奋,颁奖时刻那五彩缤纷,催人泪下的场景,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10年9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