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绍兴歌唱”有奖征文选登(4)
惨败之后有收获
嘉兴
徐建明/文
欣闻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将在7月份于绍兴举行,我们这些喜欢合唱的人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翘首期盼。
为了确定一首经典的合唱歌曲,我们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认真的研究。根据这次合唱比赛的规模,我们把重点定在歌唱难度上,于是声部由二声部提升到四声部,并请来专业的声乐老师作系统的声乐指导。
七月流火,古老的水乡绍兴,以她美丽的风光欢迎每一支来自不同地区的合唱队。虽然是第一次踏入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我们却没有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我们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合唱团心中有一个较高的定位,心想他们的合唱水平一定是高超的,于是我们就针对自己在声部、共鸣上的欠缺,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力争有所突破。
老师对于我们这次参加比赛也是信心满满,还特地偷偷去侦察了兄弟团队的排演,回来后郑重宣告:只要再加把劲,完全有望夺得奖杯归。
应该说这次组委会对我们的安排是很到位的,无论是伙食,还是住宿,都无可挑剔,还时常有组委会的官员到我们下榻的宾馆,满腔热情地征求我们在食宿上有何意见,这让我们大有受宠若惊之感。
我们很想在这次奥运会级别的合唱大赛上得奖,对于吃喝拉撒之类,当然就不能要求太高,何况在组委会的精心按排下,一切还称得上心满意足。
可是当高规格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一进入正式比赛的环节,我们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的一切都觉得新奇。原来合唱比赛还可以以这样一种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腔,经过适度编排,成了气势恢弘的大合唱,前面还安排了演员作舞蹈表演。把梁祝之间的那段不了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叫人不由得击掌三叹。
再说国外的合唱团,更是不拘一格,在唱的同时,融入了舞蹈表演,早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站着呆板地唱歌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每天结束后,我们全体男女队员都要汇集在一起,作热烈的交流。在谈过别人的节目后,再对照自己的合唱,我们明显感到了不足和单调。看来临时大动干戈是不可能了,我们只祈盼能碰上技术型的评委,能欣赏我们这种纯以多声部、高难度见长的合唱。
经过不知多少个难眠之夜的折腾,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领队在上场前来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要求我们不为客观因素所累,拿出超常规的发挥来,力求给父老乡亲争光。
不知是各路精英强队的高水准大合唱听得多了,还是我们本来就有点先天不足,反正一上场,我们就觉得好象矮了一截,原先的自信荡然无存,气不顺,声不正,窝窝囊囊地算是把一曲合唱对付过去。
好在评委还唱客气,给我们的分数打得不算寒酸,但是我们自己却明显感到了狼狈不堪的滋味。
败走绍兴城,我们有点失望。尽管那里的黄酒味道很醇,那里的臭豆腐香名远扬,可是我们却无心品尝。我们在寻找失败的原因。这主要在于我们缺少与当今世界一流水准合唱团的交流和切磋,单纯停留于40年代的合唱模式上。除此之外,就是把合唱比赛的重心放在一些死板的技术要素上。仔细想想这就好象是拖拉机在和奔驰车在比速度,败局是注定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一件事耿耿于怀。田歌,算得上是我们这里的土特产了。可是我们却身在宝中不知宝,没有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其它省市的一个合唱队却因为演绎了我们这里的田歌而问鼎奖项。
从绍兴归来已经有些时日,我们合唱团的成员每次聚会,都会谈及这次惨败的体会和感受。痛定思痛,我们还是有很多的心里话要说:应该说这次绍兴之行,对于开阔我们的眼界,了解当今世界的合唱主流,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这些井底之蛙,一下子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原来合唱还可以这样唱!这成了我们最大的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