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中国合唱团 |
在准备参赛的日子里
震区合唱团人心齐更默契
蒋治云/文
2008年3月2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星期日,然而
,在四川省海星合唱团80多名团员心目中,却显得不同寻常。那一天,全体团员一致赞同,为了扩大民间文化的国际交流,积极推动优秀历史文化和四川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接受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参加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
四川山水壮丽,植物清华,气候温润,物产丰富。4500年的古老文化,孕育了世世代代的汉、藏、羌、彝等多民族子孙,也有着音乐发展的辉煌历史
。极富特色的民族音乐和人们劳动、娱乐、婚丧、节庆活动始终相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能将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奉献给世界人民,相互交流学习,无疑是大家的向往。
所有的团员,憋足了劲要接受合唱团的选拔。在那些日子里,大家练习比过去更加的勤奋,除了团里统一活动、各声部集中安排以外,团员还互相邀约在一起共同练习。既是相互学习,又存在相互的竞争,谁也不甘落后。
尽管本着公平、透明原则,聘请团外音乐权威专家组成考评小组来综合考核,然而每个人仍如此看重选拔,毕竟这是人生中难得的第一次。
“好运”没法落在每一个人的头上。没有获得入选资格的团员,眼中含着泪水嘱托着幸运者:好好练,我们会支持你们,当好你们的后勤支援。甚至还有团员直接向团领导提出,愿自费跟随合唱团到格拉茨作后勤服务工作。
紧张的排练开始了。
四首无伴奏合唱作品是请四川省知名作曲家李晓明、刘中昭老师量身创编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又体现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美旋律,情感丰富、风趣诙谐,既展示了四川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又抒发了各民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大家倾情排练,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爱。
“5.12”汶川大地震突然降临,山崩地裂。距八级地震震中心—映秀湾直线距离仅74公里的成都,在剧烈摇晃中,持续了整整一分二十秒!成都中心城区的房屋虽然没有垮塌,然而大量房屋开裂,造成整体危房或局部危房的却有成千上万间,受灾人口竟达四千多万人。全国上下立即投入到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抗震救灾之中。
5月14日,灾后第一个星期四,又一个排练日。参加排练的团员依然聚集在了练习场。震灾中丧失了四位亲人擦干眼泪的团员来了;刚从救灾第一线下来还没有回家的团员来了;从募捐现场付出爱心捐助的团员来了;才走出献血屋奉献了自己鲜血的团员来了。大家在感受到灾难如此逼近我们的同时,也感受到人间浓浓的真情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那一天,在有200多次的余震中,我们坚持了排练。
大灾无情,大爱无疆。5月13日我们看到了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国际合唱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席冈特•铁驰先生给成都市副市长的慰问信,以及基金会的王润博士给我团“温暖的问候”,深受感动和鼓舞。合唱团艺术总监兼指挥牟利佳老师向全体团员发出《倡议书》:树立团队意识,保证排练时间;克服地震引起的心理障碍,排除所有干扰;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一定要履行我们对全体团员的承诺,履行对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组委会的承诺。
参赛出行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团员排练更加自觉,行动更加守时,人员更加齐整,精力更加集中。使人更为惊异的是,地震灾难以来,练唱作品时,大家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对作品所表达的意境领悟和情绪把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默契。歌声飘起“尔玛的家在九顶山哟,山高林密美如画”时,大家禁不住热泪直淌。呈现在面前的似乎不是已遭到严重泥石流侵蚀的九顶山,而依然是原来犹如仙境的美丽家园。在唱到高亢有力的《川江号子》时,团员又禁不住个个豪情万丈,热血沸腾。“挽起江河闯风雨,铁臂搬尽许多愁”,不经意间,仿佛大家又冲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为了给参赛团员更多一些的排练时间,其他团员主动提出每周二他们的训练暂停,将训练场地让给比赛的团员们。使本就有重任在肩的参赛团员,心中又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然而,还有一付更加沉重的担子让所有参赛者义无返顾地担当了起来,那就是:
走出国门,代表灾区人民,回馈全世界,感恩全世界!
我们都期盼着那一天。
海星国际文化基金会合唱团副团长
2008年6月14日
附:倡议书
海星国际文化基金会合唱团全体团员:
今天距“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出行时间只有整整50天了(首批团员7月12日出发),时间非常紧迫,然而作品的演唱质量离参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提高排练效率,不辱使命,不虚此行,特向全体团员提出以下倡议:
一、树立团队意识,保证排练时间,按时出勤,除公事原因不以任何名义请假,实践自己在入选本团时的承诺。合唱是一项集体的艺术,只有全体团员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音和、声和”,创造最美的和声效果。
二、克服地震引起的心理障碍,排除所有干扰,专心投入排练。我们要学习灾区人民坚持、坚韧、坚强的精神,学习救灾英雄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以饱满的激情进入状态。只有“意和、情和”,才能创造佳绩,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按照指挥和全团的统一要求,以主人翁的姿态,严以律己。用参加世界级比赛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排练任务,争取不掉队。以优秀团员的姿态,站在国际比赛的舞台上,展示我们来自地震灾区唯一代表队的风采,为四川争光,为中国添彩。
愿我们全体参赛团员牢记:
海星,坚持!海星,加油!
倡议人:蒋治云、牟利佳
200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