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钟情世界合唱比赛
《中国文化报》
2008-04-02
作者:卢毅然
就像在每一届奥运会举办之前提前宣布下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一样,被誉为合唱界“奥林匹克”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的主办地,在离第五届比赛即将于今年7月在奥地利举办不足4个月之时揭晓——3月28日,浙江省绍兴市政府和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宣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将于2010年7月15日至26日“乘上歌声的翅膀”,作为东道主承办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
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长兴在发布会上表示,绍兴有着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有着丰富的举办节会活动经验,连续举办了公祭大禹陵、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中国越剧艺术节等重大节会活动。相信绍兴一定能办好世界合唱比赛这一世界合唱艺术爱好者的盛会,并将把它办成展示城市形象、活跃市民生活的盛大节日。
给绍兴带来积极承办世界合唱比赛信心与热情的,正是上一届比赛的东道主——同样来自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厦门市的成功经验。2006年7月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不仅是厦门市历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艺术活动,也是令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冈特·铁驰至今印象深刻的“迄今最好”的世界合唱比赛。本来就拥有良好文化艺术氛围的厦门因为这次比赛更进一步增加了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厦门文化现象”引人关注。厦门开始筹划向“国际合唱中心”方向努力,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也把常设的中国办事处放在了厦门。
铁驰主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都有权利申请举办“世界合唱比赛”。现在的申办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多,主办方主要考虑这个国家的合唱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民众的热情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审定才可以举办。
据介绍,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国际公益组织,总部设在德国波尔海姆市。自1988年创立以来,基金会以“MUSICA
MUNDI”(音乐萌笛)为品牌,在世界各地举办国际合唱音乐节和比赛,其中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比赛就是世界合唱比赛。从已经举办的四届比赛来看,规格最高、最受到所在国重视的其实不是在欧洲本土举办的两届,而是在亚洲的韩国釜山和中国厦门,特别是在厦门的比赛,受到从政府到民间各方面的支持,所形成的宣传和品牌效应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据了解,除了绍兴,广州、南京、青岛等国内城市也与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有过接触,探讨了合作意向。
除了世界合唱比赛的相关活动,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近几年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和推广活动,致力于帮助中国的合唱团体提高艺术水平和加强交流。2003年、2005年和今年年初,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分别和中国合唱协会、厦门市文化局、上海音乐家协会等共同举办了三届“走进欧洲合唱音乐”指挥讲习班;2007年,基金会特别协办了贵阳市第九届中小学“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参加世界合唱比赛的中国团体的数量,从2000年第一届的5个增加到第五届的43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具有广泛、深厚群众基础的中国合唱艺术的交流意识和艺术水准的迅速提高。铁驰主席说,我们将会在绍兴、在中国举办更多的学习班,帮助中国的合唱团提高合唱水平,使他们在2010年参加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的时候,演唱水准有明显的提高。当然,对只允许业余选手参加的世界合唱比赛来说,比赛不是目的,参与意识和友谊、合作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