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白在中国合唱创作论坛

(2007-11-01 23:48:49)
标签:

知识/探索

萧白在中国合唱创作论坛
 
萧白在中国合唱创作论坛   
    上海作曲家、指挥家萧白(《幸福河》作者之此萧白,非《相约98》作者之彼萧白也)在中国合唱创作论坛的讲座中,向与会者介绍了2005年在日本京都举办的世界合唱年会,并播放了在年会上演出的土耳其、挪威、刚果、韩国、美国、芬兰合唱团的部分录像。
    萧白说,中国当前合唱发展滞后的原因是由于三个方面的缺乏造成的:
(一)缺乏丰富多彩的合唱作品;
(二)缺乏高水平的合唱指挥;
(三)缺乏稳定扎实的音乐基础教育。
     关于合唱创作,他认为,我们亟需在如下8个方面调整我们的艺术思维:
(一)要把合唱创作的宣传思维变为人性思维。只有丰富的题材才能产生丰富的艺术手段。
(二)需要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要建立起合唱的本体思维,要展现无伴奏的人声自身的艺术魅力。
(四)要建立起合唱的多声部立体思维。多声部、多线条不能是后“配”上去的。
(五)要善于发挥人声的色彩——唱法的、音区的、音色的、语言的……
(六)要善于发挥节奏的作用,突出表现节奏的特色,如人声模拟打击乐、模拟自然声、甚至可以创作和演出那种只有语言节奏而无旋律的节奏型合唱。
(七)可以在合唱作品中引进器乐创作的动机展开手段。
(八)要扩展调性观念,我们的合唱不仅需要有调的,也需要多调的甚至无调的。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8b46c01000ce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