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勃拉姆斯合唱节李西林 |
分类: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 |
2007年7月18-22日,第五届国际勃拉姆斯合唱节在德国维尔宁格罗德市举行,共有来自德国、中国、韩国、加拿大、俄罗斯、芬兰、丹麦、立陶宛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45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中国包括中华台北和香港的三支队伍取得了优异成绩。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不仅获得了童声组和民谣组的金奖冠军,最后该团还获得了勃拉姆斯国际合唱比赛优胜者冠军奖(组别金奖冠军中的冠军奖);香港拔萃男書院合唱团在青年同声和青年混声组中获得金奖,并获得青年同声组的冠军,同时还获得指挥奖和特别奖。中华台北沂风合唱团获得了民谣组金奖和室内同声组银奖的好成绩。
赛后,应邀担任本届比赛评委的中国四川音乐学院的李西林教授对此次中国代表队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国外的评委对深圳队的看法是极其一致的,能获得最高奖,的确是众望所归。他认为深圳队主要是综合素质好,在音色融合方面、临场表现上非常有魅力,“首先,合唱和表演上的形象动作组合很是和谐优美;第二,所演唱的歌曲很有民族性;第三,服装也很具个性和民族性;第四,风格把握得比较好,作品演绎比较到位,体现出较高的素质。”
对于中国合唱艺术在世界上的位置,李西林教授用了“发展迅猛”四个字来形容。他说,中国传统合唱的基础比较好,现在又融入了国外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如现代性、宗教化的风格、编配等等,做到了与时俱进,创作上的成绩有目共睹;团队组合训练越来越专业化,政府、专业人士切实关心合唱团队的成长和发展,国际间的交融越来越密切,给中国的合唱团队带来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包括老年、少年、混声在内的合唱艺术都在齐头并进地发展着。但各地的发展并不平均,象上海、北京、广东和福建就走得比较前面,其他地方也有好的团队,如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团队,抓住了民族的特色,势头挺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最根本的是要提升民族文化品质。
李西林教授指出,虽然中国的合唱团队在世界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但在不同风格、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文化形式的艺术处理方面还缺乏相应多样化的手段,在学习国外合唱艺术方面存在着亦步亦趋的跟风潮流。他觉得,合唱的内容和形式还是要注意尽量地统一,和谐才是最美的。
赛后,应邀担任本届比赛评委的中国四川音乐学院的李西林教授对此次中国代表队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国外的评委对深圳队的看法是极其一致的,能获得最高奖,的确是众望所归。他认为深圳队主要是综合素质好,在音色融合方面、临场表现上非常有魅力,“首先,合唱和表演上的形象动作组合很是和谐优美;第二,所演唱的歌曲很有民族性;第三,服装也很具个性和民族性;第四,风格把握得比较好,作品演绎比较到位,体现出较高的素质。”
对于中国合唱艺术在世界上的位置,李西林教授用了“发展迅猛”四个字来形容。他说,中国传统合唱的基础比较好,现在又融入了国外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如现代性、宗教化的风格、编配等等,做到了与时俱进,创作上的成绩有目共睹;团队组合训练越来越专业化,政府、专业人士切实关心合唱团队的成长和发展,国际间的交融越来越密切,给中国的合唱团队带来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包括老年、少年、混声在内的合唱艺术都在齐头并进地发展着。但各地的发展并不平均,象上海、北京、广东和福建就走得比较前面,其他地方也有好的团队,如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团队,抓住了民族的特色,势头挺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最根本的是要提升民族文化品质。
李西林教授指出,虽然中国的合唱团队在世界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但在不同风格、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文化形式的艺术处理方面还缺乏相应多样化的手段,在学习国外合唱艺术方面存在着亦步亦趋的跟风潮流。他觉得,合唱的内容和形式还是要注意尽量地统一,和谐才是最美的。
前一篇: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简介
后一篇: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厦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