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塔,人们都会想到高耸入云、俊秀挺拔的高层建筑物,如杭州的雷峰塔、泉州开元寺东西双石塔等,尽管形式和风格迥异,人们仍然可以仰见。可是在长汀却有两座建筑于地下的塔,是“阴塔”,一座叫“县学阴塔”,又叫“八卦龙泉”;另一座叫“府学阴塔”。从外表看,是井,往里看,深深的井里塔隐其中,实属世间罕见,人们称之为“双阴塔”。
长汀的双阴塔都位于卧龙山下,相距200米左右。“县学阴塔”因在县学左谕署内(今县公安局内),故得此名,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原名“开元井”(因原处为开元寺而得名),井阔丈许,深十三丈,上宽下锐,此塔倒插入地,全部以大条石板为料,每层均用八块石板垒砌,构成八角状的倒置塔形,如同八卦图,故有“八卦龙泉”之称。俯视八卦龙泉塔内,塔底井水清澈如镜,四季不竭。据说,井水与汀江龙潭相通,塔底水中藏有蛟龙,能常年喷水吐珠,即使大旱之年亦不干涸,而且清醇甘甜。汀州某太守曾用诗描述:“溪云影落杉松暝,檐铎声流殿阁寒”。至宋代,开元寺废于兵燹。后来于其址改建县学,随后此处阴塔便叫作“县学阴塔”。
“府学阴塔”在府学之内,即今长汀县政府大院左侧,建于宋代咸平二年,此塔建筑与县学阴塔相反,上尖下阔,由一层层青砖垒砌而成,形状为圆形,是建筑在地下的一座宝塔。塔下泉水清洌,井内凉气袭人,若在井口呼喊,回声振荡,訇訇作响。据说,建此井是为镇文风,镇文风者盛文风也,即为了保护汀州的钟灵毓秀、人文昌盛。相传,古代有一外籍人在汀州当官,心怀叵测,见长汀是块风水宝地,便在汀城东西山头各建一塔,遥遥相对,似秉烛照天,以制卧龙腾飞。后被人识破,汀州人便建两座阴塔,以阴制阳,保护了这块风水宝地,让卧龙永远腾飞。故事虽然荒诞无稽,但也反映了客家人的智慧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人们十分珍惜“府学阴塔”,井旁竖有刻“府学阴塔”石碑一块,上书文字:“此井以镇文风,原载群志。周围砖墙俱系公筑。墙内空地,永不许堆积杂物,栽种蔬菜,畜养鸡豚,并搭花架,浴房粪窖猪栏等类;如违凭众拆除,仍重罚。八邑公立。”
如今,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新建凉亭一座,将石碑立于亭子中间,并于1989年把阴塔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者:廖金璋]
卧龙山下有两座极为独特罕见的“阴塔”,一在县学东边,名“八卦龙泉”;一在府学东边“题名第”之后,名 “府学阴塔”。两塔相距约200米。八卦龙泉建于唐代开元年间。用石条每层八块砌成八卦开,上宽下尖,井深16米,口径1.72米,和地面的塔正好相反,如一座倒置于地底的八角塔。井水清澈不枯。府学阴塔建于宋代。形式恰与八卦龙泉相反,用砖砌成圆形,上尖下宽,井深13.5米,口径1米,井水四时不竭。原四周有碑,刻“府学阴塔”四字。建筑阴塔是期望汀州文风鼎盛,多出人才。双阴塔至今保存完好,实为奇景。
(资料来自“龙岩旅游网”)
http://s5/middle/4c90dc22gfc57d23680c4&690
http://s9/middle/4c90dc22g7a4b7dd27128&690
http://s14/middle/4c90dc22gc6f2ea6b29ad&690
http://s4/middle/4c90dc22gc6f2eacb9543&690
http://s3/middle/4c90dc22gc6f2eb10a182&690
http://s11/middle/4c90dc22gc6f2eb45a7aa&690
http://s2/middle/4c90dc22gc6f2eb6e804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