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湖明路埭头石塔

(2012-08-11 07:35:52)
标签:

杂谈

    厦门岛内唯一仅存的古塔---埭头石塔, 位于厦门筼筜港旁的湖明路东侧上,是明代的石构建筑,共有七层,当时是作为镇水和航标导航之作用。这个塔原来位于水中,塔身并没有命名的镌刻,民间因此有多种称法,有的叫“凤屿石塔”,又有人称它作“筼筜古塔”,由于这座塔的塔基是由土石堆筑而成,基础并不稳固,原塔基的西北端比东南端高出近0.5米,造成塔身向东南严重倾斜,故又名“斜塔”。文物部门经过认真调查,确认这个塔与埭头古村有关,因此在2003年对其重修时最终定名为“埭头石塔”。由于石塔的年代较为久远及失修,塔身的石质有不同程度的风化。2003年8月厦门市文化局着手对其加固维修,维修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把石塔的构件一一拆卸下来、并进行编号,然后参照同年代石塔的石结构塔座,用花岗岩加固塔座,最后再把塔身按照原样恢复。 

    埭头石塔安静地伫立在湖明路人行道树的中间,古塔的塔基面积约4平方米、塔身高约7米,整个塔看起来质朴古雅,韵味十足。塔身是用花岗岩石条垒上去的,并没有用任何的粘胶材料。由于年代久远,塔的第六层,原来四面都雕饰了一尊坐佛,但现在只有一面的坐佛还比较清楚。在塔的第四层,还能依稀辨认出一个“永”字。 
    古代的埭头村位于筼筜港的岸边,埭头村的先民天天与海见面,视海若无物,过台湾下南洋,出没波涛之中。然而,穿行波涛间毕竟危险。明代末年,埭头村出了一位兵部尚书吴玠,为保父老乡亲平安,从白礁慈济宫引入香火,于岸边建起埭头慈济宫,宫前的海面上建了两座石塔,寓镇海保民之意,并作为航标之用。另一座在1958年轰然倒塌了,其位置距现在的石塔约300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埭头这座石塔,那时还伫立于汪洋之中,后来,厦门兴起了一项工程——“围垦筼筜港”。筼筜港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筼筜湖,水域面积缩小了很多,而原来港周遭的滩涂变成了城市建设的用地。现在的湖滨南路和湖滨北路的建筑就其位置来说,就在当年筼筜港的水域中。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筼筜港的南岸到现在的厦禾路一带,北岸则到现在的体育路一带,早已成了繁华的都市,伫立的石塔默默地见证了这些变化。如今,石塔周边的汪洋没了,伫立的位置成了陆地,石塔自身成了都市中的一道景观。

http://s6/middle/4c90dc22g7a4b62969805&69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埭头这座石塔,那时还伫立于汪洋之中(图转载自网上)。

http://s9/middle/4c90dc22gc6f232926898&690

这枚明信片发行于清代。

 

http://s7/middle/4c90dc22g7a4b62abb736&690

    其它图片均引用自《金枫晚霞》。

http://s4/middle/4c90dc22gc6f1e005d743&690

http://s13/middle/4c90dc22gc6f1e031906c&690

http://s15/middle/4c90dc22gc6f1e060e81e&690

http://s2/middle/4c90dc22gc6f1e0ab3661&690

http://s15/middle/4c90dc22gc6f1e0d8993e&690

http://s10/middle/4c90dc22g7a4b634f00e9&690

http://s1/middle/4c90dc22gc6f1e145c560&690

http://s1/middle/4c90dc22gc6f1e1edfe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