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山”当交警有感

(2007-10-07 10:36:02)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心情涂鴉

    说是回山,意即调离之后又回到了普陀山。所谓当交警,是指第一次当交警。10月1日开始,市局组织了22名机关年轻民警下基层换岗体验,本人也恰巧被安排了进来,并颇具戏剧性地被安排到了“故地”普陀山,当一名光荣的马路天使――交通警察。作为一名在普陀山工作了6年刚调回市局的“老”同志来说,我对这次来山之行除了略感新奇之外,多多少少是有些不情愿的。一是因为原先安排的回家省亲计划要大大延后,因为家在嵊泗所以平时是没时间回家的。再是自觉得不论对普陀山还是对山上的交警已是再熟悉不过,怕是体验不出什么东西来。

    9月30日上午,简单收拾了行装,我就踏上了往海天佛国的20天体验之旅。到山之后,先是到交警大队报到,安排吃住,再是和“对门”的老同事们寒暄一番,别说,调离才时隔月余,普陀山人和物对我竟多了些亲切。这次体验正好赶上黄金周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一如往年的熙攘游客,一如想象的按部就班。不过,就在这波澜不惊的平淡之中,我对交通管理工作却有了全新的理解,原先的一些粗浅认识在“换位”体验中被逐渐改变,而来之前的诸多不情愿也很快转化成了暗自庆幸。回头想来,这些天的换岗体验确实和上级作动员时说的那样,是人生中难得而又可耐回味的经历。

一天工作的流水帐

    10月1日,早上7点起床,用半小时时间洗漱、吃早餐。7点半准时整装出发。8点,大队所有工作小组各就各位,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大队总共有7名民警和7名辅警,两到三人一组在全山各卡点、重要地段开展管制、巡逻、查处违章等工作。国庆假日期间,全山平均每日有3万多游客进出,150余辆大小车辆行驶在全山仅25公里的公路上,交管任务殊为繁重。中午11时许,工作小组各自就地用餐,工作餐是单位用车送的,一般是盒饭,固定菜肴为大排和白菜(有时候大排会切成小块)。11时30分许,所有人员又整装上岗。直到下午6点左右港区的大部游客离山。大约6点以后,所有队员才陆陆续续回来,然后就是吃晚饭。大队的食堂是包桌制,所有人都到以后才开饭,一共两桌,圈桌而坐,颇有点大家庭的温馨,一天的疲惫在大家的谈笑中不禁消去不少。             

学习新交通手势

    交通指挥手势是作为一名交警的必学科目和最基本的业务技能,因此,出于一名新生的自觉,第一天上班我就主动向带班师父请教了相关知识,学习了些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比如停止信号、直行信号、左右转弯信号、示意车辆靠边信号等等。师父在教授之余,介绍说近期公安部刚对1996年3月18日发布的手势信号进行了修改,并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施行。原来11种交通手势信号简化为8种,新手势信号不仅增强了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规范了交通警察的指挥动作,更有利于树立交通警察良好的执勤执法形象。想不到第一次学习交通手势就赶上了改革新气象,实在是很值得纪念的一桩事情!

也试一把车辆测速

    以前在普陀山工作,经常看到交警拿着象扩音喇叭一样的“测速雷达”在路边设卡,很是好奇。这次“奉旨”下派,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照例是请教师父,操作比想象的简单,然后上路试用,从第一次测到速度到第一次抓到违章,着实体验了一把。可是工作就是工作,在拿着测速雷达转了一天以后,兴奋的劲头就荡然无存了,浑身酸疼,尤其是脚板。再看人家老交警,站了一天了还是精神奕奕的,真是不能比。几天测速下来,虽然辛苦却也体会了不少学问,诸如测速中如何判断什么地方最容易超速、如何把握查处超速违章的方式和度等,确实很长见识。

小宋的“绝活”

忘记介绍,带班师父人称“小宋”。小宋师父在山上工作7年有余,资历不可谓不深。和他在山上也认识好些年了,往常的印象就是为人和气,工作认真。经过这些天的“贴身”相处,对小宋的了解则又进了一步,尤其是小宋的绝活,让我印象最深,感佩之情肃然而生。一次,远处过来一辆车,车速很快,我还没看清车牌,车子就过去了。无奈之下,问小宋看清什么没有,他不假思索地报出了车辆的车牌和单位,并拿出电话直接打给了司机,当场教育了一番,看得我目瞪口呆。后来一打听,全山的司机没有小宋不认识的,也没有不认识小宋的,通常对违章驾驶员除进行现场处理外,小宋还电话通报其所在单位,从而达到双重教育的目的。闲时问起小宋怎么练的这手绝活,他随意回答道,看车牌是交警的职业病,看得多处理得多了也就熟记在心了,没什么特别。

指路的艺术

    景区的警察在执勤的时候被游客问路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凭着多年来对普陀山的熟悉,应付游客问路这种事情自以为是驾轻就熟的,不过在山上当了交警的这几天才指导,指路原来也是讲艺术性的。某天,随大队李教导在路边执勤,过来几个游客,问法雨寺怎么走。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往前500米就是,本以为事情就完了,不想教导急忙纠正道:沿左侧人行道往前走7到8分钟就到。事后教导给我“开释”说,给人指路也是有讲究的,要根据来人的方向和步行速度,判断距离目的地的时间,这样既直观又能让人感到贴心。还有在指路的时候要顺便“指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比如沿人行道走之类。这样把交规教育融于服务之中,从而达到人性化宣传教育的目的。

                     飘在路上。。。

    景区的警察在五一、国庆等长假是最辛苦的,连续7天都要执勤,交警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大队只有7名民警和7名辅警,一到旅游黄金周这种时候,警力就捉襟见肘,整个白天所有的执勤人员几乎都 “飘”在路上,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天下来满身疲惫不说,每个人身上总难免有股子油烟和汗渍混合的味道。这次国庆黄金周期间,秋老虎还一度肆虐,更是给持续的路上工作带来了额外的困难,工作的艰苦程度可以说大大打破我以前的认识。山上的交管工作分成好几个大组。最“无聊”的卡口组,比如佛顶山的卡口组,一般白天都是一个人,来去的车很少(仅供持通行证、相对重要的车辆进出),虽然工作量不大,但却要忍受精神上的疲累,长时间在这种偏僻的地方执勤确实是很考验我们年轻队员的意志力的;最累的是路上交通组,从工作量上讲,他的任务是最重的,总共担负了路上巡逻、测速、处理违章、应急出警等任务,一般都是民警带班,人手紧张的时候甚至是大队领导亲自领队的;最繁琐的是秩序组。他一般分布在全山各大停车场,任务是维持停车场秩序,停车场向来是人流汇集的地方,经常会排起长队等待上车,现场执勤人员不仅要维持排队秩序,还要现场解决一般纠纷,给排队的游客解释开导,遇到不讲道理的游客,被骂几句也是常事,一般这种时候我们为了顾全大局都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把游客都安全、尽快地送到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

“回山”当交警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