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刑事警察的区别

(2007-03-30 21:09:50)
分类: 警事风云


  一、来源制度化,传递网络化,管理规范化,使用程序化,是美警方情报资料的基本特色
  
  纽约州有一个专门机构,称刑事司法服务处,那里案件资料、人员资料、车辆资料、枪弹资料……从手段到工具,从指纹到血型,从头像到纹身,从前科到劣迹……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多少年来,形成了制度与习惯;纽约州的各部门警察收集的情报资料一定要、也一定会向该服务处提供。

  资料的收集,是长期困扰我们刑侦部门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基层县市公安机关,对重点人口、调控对象的资料的收集、管理与储存、使用是混乱的。许多年来,重点人口的资料收集与管理是治安部门的事。收集资料时,滥竽充数、张冠李戴是常有的事。即便是现今刑拘人员的资料,也收集不全。抓捕有时是派出所的事,关押是看守所的事,收集资料又是刑侦部门的事,而什么时候释放或判刑投劳,又是法制部门和法院的事。除了刑侦,谁也不会对资料的收集真正负起责任。而刑侦负担此事的一套技术人马,因出现场的频繁与制作现场法律文书的繁杂,难以保证定时去收集,更不要说那些还在社会上活动的重点人口与调控对象。

  刑侦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也面临不能回避的问题。关于案件资料,派出所有时并不向刑侦部门告知;关于车辆资料,过户也好,上牌也好,是交警的事,没有谁说一定要告知刑侦。不研究解决好资料收集与使用的关系,收集不到成批量的信息,任何系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信息捕捉得到,警情发现得了,警察出动得快,警种配合得好,是美方刑侦部门提高破案率的秘诀之一
  美国把大量的警力和科技设施用在防范与控制上。这实际上大大加强了刑侦的力量,减轻了刑侦的压力。
  纽约市警察局的各个分局,除少数指挥人员外,都是巡警,不像我们基层公安局里刑警、交警、治安警、政工、纪检一应俱全。
  关于各警种之间的配合,我们有很多制度是好的。但是,因各警种为谋求自己的团体利益而有章不循的现象十分普遍。

  三、人际关系的单纯性,平凡工作的敬业性,侦查职责的专业性,是美刑侦警员鲜明的个性特征
  美警员的人际关系比较简洁。在他们看来,上下级关系是神圣的,因此服从指挥天经地义;但同时又认为人格是平等的,不应该在他人面前表现出奴性。他们很少请客送礼拉关系。对送礼的价值,美国法律也作了明确规定,不得超过25美元。因公请客吃饭,也只能报销50%的餐费,且要写明被宴请者的姓名、单位等。
  说到敬业,在奥克兰警察局参观,给我们表演骑车技术和警犬捕咬的是两个年过40的警察。他们是那么一丝不苟,又是那么从容自如,脸上写满了自豪与骄傲。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弄明白,一个没有政工部门的警察局,其警员的思想动态谁在考察,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似乎都爱岗敬业。

  再说职责的专门性,考察学习时,有幸听了两名刑侦专家的讲授。一位是谈判专家,毕生从事与绑架者的谈判业务。在职期间曾与绑匪面对面谈判200余次,可谓时常面对死神,惊心又动魂。长期的专门业务活动,使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功夫炉火纯青,屡战屡胜。另一位卧底专家,他经常单刀赴会,打入黑社会组织,屡建奇功。
  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国内基层刑侦,不要说什么卧底、谈判专家,就是刑事技术人员也难以保持稳定。干警犬的,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出息,时间稍长便不再安心;干技术的,有了本事,组织上认为、自己也觉得再不提拔不合适。
  什么原因?多少年来,我们很少引导警察向学术权威、向行业专家发展。
  其实,我们完全能够为警员开辟另一条成功之路--专家、学者之路,对刑事技术人才的重视不仅仅在于提拔当领导,更在于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科研环境,留得住人,拴得住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