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学院高尔夫专业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据我所知,许多本来学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却投身于其它行业,如电信行业,银行行业。经了解,球场提供的岗位很少,许多人认为在球场没有发展前途。我有印象看过某篇报道说中国高尔夫人才是如何如何紧缺。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却是如此,我很是怀疑那些报道。心里也不禁地问,现在中国的整个高尔夫人才结构是什么样?哪个领域的人才最紧缺?中国高尔夫院校对高尔夫人才的培养规划又是如何?我很是担心,现在的高尔夫教育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但每个院校是否做到自己的特色,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
记得学期初,常总来我们学院做了个高尔夫专题。他提到高尔夫人才的就业问题,很明显他是持悲观态度,他认为现在的环境不太利于高尔夫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是不容乐观。理由有几点,首先,现在高尔夫球场的中下层管理职位接近饱和,而且年轻的管理者居多。其次,现在国家政策不允许建球场,因而最近也不可能大力提供大量的岗位。最后,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实行对本科生扩招政策,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度严峻,最近有新闻报道某大学本科生几百人去竞聘几十个球童的岗位,就业形势略见一斑。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环境对大学毕业生的确不理想,但大学生在一度埋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身的责任。其实大学生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其一就是学而不专,我相信大部分高尔夫毕业生都学了高尔夫技巧,高尔夫礼仪,高尔夫草坪管理,高尔夫规则,但有多少人可以很自信地说我在某一领域已经学得很透,可以算得上半个专家,应该没有多少人吧?其二,许多毕业生眼高手低,甚至可以说太过自负,往往就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大学生一毕业就想在球场的管理阶层立足,这的确是操之过急,而且现在许多球场中低层管理职位变动较少。所以大学生不可能一毕业就进去管理阶层。理智之选就是从低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个人愚见!
我想,现在的高尔夫行业的确还有不少的人才缺口,但应该是对有某一方面专长人才的需求。我们能做的是,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集中精力攻好某一领域,争取做一个专才,而不是“全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