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塘呵,吾的学院

(2007-05-05 22:31:50)
分类: 文化娱乐
 

 

 
西塘呵,吾的学院
——曹喜蛙自画像
文/曹喜蛙  摄影/王振辉
 
 
到西塘不免也秀了一首《西塘呵,吾的学院》,好久没有写过诗了,特抄录如下,算吾在网络时代与柳亚子先生打个招呼:
水袖着来到西塘,
带着春天的蝌蚪。
QQ着来到西塘,
带着千年的修炼。     
石桥、橹声、廊棚
屋檐、茶香、弄堂
教堂、学堂、书香
西塘呵,吾的学院!
兹是2007年春天的西塘,兹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一个诗意的西塘,一个哲理的西塘。
歪脑袋算有种乎?)
兹是吾的春天,41年前的那个春天,1966年的4月吾母把吾抱在怀里,那奶水是春天的乳汁,依然喂养着今天的吾,如西塘的春天。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7-04-19/1176977378_0.jpg               

这可是大户人家的门啊
兹是父亲的春天,81年前的那个春天,1916年的4月吾祖在黄河龙门古渡口的浪花里摇着他的撸,那橹声仿佛西塘的橹声,呼吸着千年西塘的春水。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7-04-19/1176977429_0.jpg

                 
看愁眉苦脸的样子
兹是柳亚子的春天,1920年柳亚子在这里呼朋唤友,留下西塘佳话,据说他在西塘的活动非常频繁,既有鼓吹革命,也有弹剑作吟。
当年柳亚子不会这等松样
吾在黄河岸边的太阳村长到青年,到县中学读书3年,中学离家不远,吾每日奔波在学校与家中间,经常迟到,但从无早退,读书认真但无进取心,爱诗、好哲。
有闲心看人家烙饼,难得
毕业后到县政府上班,不习惯机关枯燥乏味的工作,辞职在吾家祖居关门谢客读书3年有余,广读哲学、历史,抄书、写诗,于1988年5月在《北京文学》发表小诗2首,并于同月参加该杂志在大同举办的青年作家笔会,期间结识著名作家汪增祺、评论家李陀、传记作家李辉等,尤其结识了在那次笔会后走上文坛的曹乃谦。
深邃的西塘
1992年吾携一卷诗稿,负笈游学京城,以组诗《核武器与癌》获得全国哲理诗大赛一等奖,结识诗人苏志强、李青松(柏松)、黄以明(公羊)、徐亢(鼎一)等,成终生朋友。后贪恋北京的文化氛围,就寻求在京长期居住的可能,但长年找不到合适工作,不得已长年从事自由撰稿,始终不得要领,穷困也从无潦倒,一边在旧鼓楼大街某地下室旅馆帮忙,不拿工资换得地下室一席安身之地。期间创办中国诗歌教育研究会、北京曹斯知识经济咨询中心,在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先后创作了长诗《操》(又名《蛙》)、魔幻史诗《清明河东图》,期间亦曾创作数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不到黄河》,因不满意而自行焚毁,并于1998年开始研究起哄理论,但各项经营均不善而先后自行关闭。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7-04-19/1176977599_0.jpg

               
石桥木栏难遮凡心
2001年经黄以明介绍,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参加《西部开发周刊》的运营策划,生活开始平稳。2002年《人民日报》新社长上任,《西部开发周刊》停刊。随后参与《旅游中国》创刊,任总策划、副主编,自此专注于旅游媒体、旅游品牌的策划,随在业界浪得虚名。
看侧影就不是西塘人
2005年3月到新改版的《环球游报》任职,先后任总策划、品牌主编至今2007年,并受朋友邀请担任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任副主任、世界艺术家会馆任总策划、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顾问等社会职务,参与过大量的旅游品牌的包装策划,随自封为旅游策划专家。
当然爱西塘的石狮子了
进京10余年间,虽亦诗亦哲,在各类报刊发表过近百万文字,然一向性随散淡,述而不作,自印诗集《悲剧舞台》、《操》以外,迄今没有正式出版过一本象样的个人专著。
倒影里的我算西塘人吗?)
自1998年开始研究起哄理论,到2002年创办起哄网,到2007年,迄今并先后在博客网、搜狐、大旗网、新华网、新浪、百度、中国经济网等开博“起哄学院”,以一个人的学院坚持对起哄理论的研究和传播,使起哄理论在网民之间广为传播,影响甚大,但起哄理论的书稿一直没有正式出版。
闪光灯给吾黑色的特写
此次受邀到西塘参加2007年国际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活动,虽美女如云,灯红酒绿,但无心护花,整日漫游在西塘的老式民房、廊棚长弄、水巷石桥之间,漫步在细雨柳树、油纸伞、吴侬软语之间,漫步在已然脉乱的失意与激情之间。
(身后边的那只船据说是灭火用的
行间同事王振辉给吾拍了不少片子,吾在电脑里看了看,片子里的美女们很美、风景亦很美。里边的吾却多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既不帅,也不憨,既不伦,也不类,既不尚,也不时,且缺乏西塘百姓生来自带的那种眉宇间的沉静和睿智,为了不辜负同事的劳动,对得起有机会看这些片子的朋友,趁吾长夜无眠,就码了些与这张凋脸有关的文字,算是自画像抑或是对这些摄影的注释,好给大家一个交代。
 希望在窄窄的小巷遇到缪斯姐姐
不日吾将离开西塘,此去恐难再来,如梦半生,泥路漫漫,有西塘做背景足矣!
                          
 2007年4月19日夜1︰24于西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