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参加第二届不解当代汉语诗歌奖颁奖典礼,颁发了两个奖一个是成就奖颁给了车前子,一个是探索奖颁给了魔头贝贝。
对诗歌圈子的事情我基本不参与了,尽管偶而还把自己10年前写的诗歌整理完后发到博客里,但基本对诗歌没有感觉了。好多朋友都是一年才能见一个面,年轻的我基本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所以,朗诵诗歌的时候,我读了一首现场写的短信诗《相见难》:
见一面/认识的诗人/比长一圈年轮难
见一面/不认识的诗人/比种一棵树难
见一面/不是诗人的诗人/甚至
比你闭上眼睛/想象你的爱人/还难
其实,不仅我是这种状况,其实到场的几个年龄差不多的都是如此,包括何拜伦跟我一样现在靠策划谋生活,但是为了保存自己思维的敏锐他自己业余弄了个工作室玩艺术。也有的诗人虽然还混在诗歌圈,但基本把自己符号化了,也就是变成一具可以呼吸的植物人,供更年轻一点的诗人瞻仰,或供他们撕咬练练牙齿,就像但丁《神曲》里的主人翁奔向天堂的路上看到的瞎子、瘸子或呻吟者,成了路口的装饰物。
到场的诗人还真的不少,尽管是周五的下午,有的单位是要开会的,断断续续的来了不少,到最后吃饭的时候餐具差点都不够。
其实,我自己就是个瞎子、瘸子,站在路口看那些赶路的青年诗人,把已经不多的腐烂的干肉给他们吃,把已经弄脏的臭水沟指给他们,因为那是现实中唯一的水源,但看他们一点也不嫌弃的样子,也还有一丝温馨,尽管我的脸上已经没有任何表情。
车前子早就知道,最早的作品都关注过,是个我还欣赏的诗人,不过他生下来就有缺陷,生下来就不幸小儿麻痹,所以作为诗人我第一次看他就很酷。
魔头贝贝也是第一次见,他的诗歌我没有关注过,因为这些年我已经拒绝看新诗了。但朗诵的时候,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一上去就找个地坐在地上,像个没规矩的小孩子,很纯粹。
前一篇:西塘呵,吾的学院
后一篇:告别一个旧的经典时代及陈晓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