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腐竹?

(2011-12-31 12:43:38)
标签:

腐竹

腐皮

豆皮

定义

历史

国家标准

名字由来

美食

分类: 腐竹豆皮

摘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腐竹名字的由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介绍腐竹,区分腐皮和腐竹的区别,还会告诉你日本一种很有意思的腐竹吃法。如果你感兴趣不妨看看吧^_^


腐竹名字的由来

腐竹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最先有谁给它取了这个名字,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搜到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在网上流传的几种可能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它最以前它是做豆腐的副产物,弄干后象竹子一样直直的,所以就叫腐竹了。另外一种表述是:腐竹,是一种用大豆加工制作的食品。因外形向干竹片,故名腐竹。还有一种更简单:大豆磨浆烧煮后,凝结干制而成,因其中空似竹,故名腐竹。应该说三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名字来源于其“形”似竹!

腐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很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在四川也称豆皮、豆腐皮。它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腐竹,又称腐皮或豆腐皮,是煮沸豆浆表面凝固的薄膜,可鲜吃或晒干后吃,是东亚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豆腐皮一词最早出现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将豆浆加热时,表面出现一层膜,将膜取出,干燥后即得豆腐皮[1]

我们听到腐竹,在脑海里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种“U”字型的干腐竹。而比较规则的长方形腐竹,一般叫豆皮或腐皮。


 

腐竹的本质

腐竹是一种非发酵类豆制品。

从宏观上讲:先将新鲜大豆浸泡、磨浆、滤去豆腐渣后可得到一种乳白色液体——豆浆,然后对豆浆加热,在其表面会凝固的一层薄膜(皮),这层皮就是腐皮(单层),如果将腐皮进行折叠,就得到腐竹,腐竹可以晾干或者不晾干,也就是说腐竹并一定是很干的。而一般来说,用工具挑起薄膜后挂起后晾干得到“U”字型的干腐竹,也可以等到半干后折叠成有规则的长方形。

从微观上讲,当对豆浆进行热处理时,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疏水性基团转移到分子的外部,而亲水性基团则转移到分子的内部,同时豆浆表面的水分子不断被蒸发,蛋白质浓度不断增加,蛋白质分子之间互相碰撞而发生聚合反应而聚结,同时以疏水键与脂肪结合从而形成“大豆蛋白质一脂类”薄膜,即腐竹薄膜,经人工挑起并干燥脱水后即得腐竹产品[2]

在中国,腐竹一般都会晒干,然后再用来作烹饪的材料。在日本,除了晒干后再炮制,亦爱吃新鲜制成的腐皮,并称之为“生汤叶”。我和日本顾问交流过日本的腐竹,他告诉我,日本有的餐厅里会端一个陶瓷锅,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砂锅的那种材料,里面盛满豆浆,桌子上可以加热,这样食客就可以在豆浆成膜后直接挑来吃,这是最新鲜最嫩的腐皮。

 

腐竹与腐皮的区别

腐竹是非发酵豆制品的一种,根据国家标准GBT 22106-2008 非发酵豆制品的定义如下:

以大豆和水为主要原料,经过制浆工艺,凝固(或不凝固),调味或不调味等加工工艺制程的产品。

非发酵豆制品有豆浆类(纯豆浆、调味豆浆),豆腐类【豆腐花、内酯豆腐、老豆腐(北豆腐)、嫩豆腐(南豆腐)、调味豆腐、冷冻豆腐、脱水豆腐】,豆腐干类(豆腐干,熏制豆腐干,炸制豆腐干、调味豆腐干、脱水豆腐干)和腐竹类(腐皮、腐竹)

腐皮是指从熟豆浆静止表面揭其的凝结薄膜,经干燥而成的产品。腐竹是指从熟豆浆静止表面揭其的凝结厚膜折叠成条状,经干燥(或不干燥)而成的产品。所以二者的本质区别就是一薄一厚:腐皮是薄的,是单层的未经折叠的;腐竹是相对厚的,经过折叠后形成两层及以上的。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267.

[2]

刘昭明腐竹生产工艺原理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4, (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