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处女导演作品《幸福59厘米之小马 》观后感
(2011-09-25 08:35:43)
标签:
老罗罗永浩导演电影幸福59厘米小马杂谈 |
分类: 读书成长 |
昨晚看完了老罗的作品——幸福59厘米之小马!下面说说我的一些感受。
电影以两句话开始:幸福就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我们相信,幸福只有一步之遥。
其实,就这两句话,我已经感受到非常平常而深刻的寓意,可谓开宗明义。
(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公益广告的两句话——飞利浦一小步幸福计划——大概是讲一些山区的孩子,哪怕吃一顿饭都是很幸福的事情,而作为一些发达地区的我们,在透支幸福的同时却不能感受到幸福,殊不知有多少其他的孩子过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日子,这个活动也许就是让孩子们跨过那一步,去帮助他们一把。)
而我将错就错就这两句话作为老罗电影的一部分,竟然”悟出”了非常深刻的寓意。
幸福就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怎么理解这句话,首先,不能否认,跟幸福59厘米中的幸福有点关系。其次,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幸福”,“正常人”,“生活”。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正常人,什么又是生活?老罗的彪悍就在于,他给很多我们自以为真正理解了的词语(实际上我们曲解了或没有完全理解),赋予了新的涵义。很多看似很浅显的词语,我们却连表层的意思也没懂。而一旦一切说破了,可能又真的是很简单,很普通。我们却需要绕一个圈子,或者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终其一生也无法真正理解。这里不是故弄玄虚,而是需要自己去独立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并且以为自己接受的就是真理,就是本质。这三个词我要是能解释我就成大哲人了,但是也许点破了又非常简单,老罗自己能不能说清楚,我想可以,但是恐怕你要亲自听他说怕是没机会了。因为他说的也至少他的答案,如果你不思考就接受了,又是一个新悲剧的开始,辜枉了老罗的苦心,也愧为老罗的粉丝。
就我个人理解,幸福就是内心获得的一种平静,淡淡的愉悦和满足的感觉;正常人表明,现在的社会有很多的不正常,很多我们潜意识认为正常的,我们麻木的,忽视的,本该都不是那样。正常人,简单的说我认为应该是“动物人+好人”。即将人分为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动物属性就是本我,彪悍在这个层面的体现就是让我们一些动物属性不要被过分压抑。还有就是如果你先天存在一些缺陷,这也是作为你先天的动物属性和与你一生相伴的。比如电影里要谈到的尿床,比如你天生矮小,比如你没有天生丽质,等等。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就应该正视自己的动物属性,不要把把人无法改变的动物属性拿来嘲笑玩弄揶揄,如好奇心(我已经三十来岁了,但还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显然,在老罗看来,好奇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常人的标准之一)。社会属性就是当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存在的时候,我们能否突破教育、历史、传统的思维局限,突破群体思维局限,树立起自己的一套法则,比如真诚,善良,正直,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等等简单但却优良的品质。在这个社会,做一个正常人有时非常困难,所以,幸福有时非常难觅。生活,要正常的生活,也许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衣食住行如果都还不错,其实就可以了,问题是如果这些都很难达到的情况下呢?过正常人的生活的幸福是不是就显得很难获得了呢?那是我们对正常人定义过为崇高吗,是对生活要求过多吗?还是这样的幸福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答案只有观众自己知道。
如果仅有这句话,似乎就有点狠,有点悲观,有点无奈。
我们相信,幸福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句给我们很大的希望。这里的关键词是“我们”,“相信”,“一步之遥”。“我们”应该是一群具有某种共识的人,也许是具有某种坚定的信念,相信可以给世界一些好的改变,并且一直在践行,坚持不犬儒的那样一群人;“坚信”其实已经包括在我们的意思里面了,强调不犬儒,与世界抗争,坚持自己一些简单的,真实的,原始的原则,持续思考,践行,坚持的一种信仰;“一步之遥”代表其实相距其实并不远,但是就这么一小步距离,要跨过,是不是也这么简单,就值得探讨了。因人而异,但对“我们”是很easy的,至少我们“坚信”。
至此,电影才刚刚开始拉开帷幕。
虚假的真实
先是介绍小马。小马是一个长得比较帅的摇滚乐手,先后组建了四个乐队,包括一个金属乐队,一个朋克乐队,一个布鲁斯乐队,和一个说不清风格的乐队。能够拿出来说的东西很多,我说两点。
其一,“未婚,当然是未婚,好歹我是个摇滚乐手。”老罗就是老罗,如果你注意到了,你会发现,老罗是编剧兼导演。这就是老罗一贯的风格,简单的言语表达最为犀利和深刻的涵义。这其实就表达了,社会对于摇滚乐手生活的一种想象,只是已经不知道,作为商品的摇滚乐手,在公司的包装下,是为了迎合粉丝这些消费者的需求,还是说,一开始,粉丝们在接触摇滚乐手的时候,就发现摇滚乐手本该就是这样的一种形象。酷酷的,有艺术气息,怪异的装扮,带有一些颓废,与正常人有一些距离。以至于公司对于歌手给歌迷签字了影响了自己冷酷的形象的时候颇有微词。公司经常要求我假装喜欢一些别的东西,比如小蜥蜴,原本喜欢科普书,却要装作艺术理论书——这不是在装深沉吗?打扮得一身黑色,黑色的墨镜,黑色的衣服,黑色的裤子,营造一种距离感。就是很多这样的虚假就衍生出了这个虚假的社会,很多看似合理的表面下面都潜藏了深层的真正的真实。而作为歌手,其实也是棋子,无意间进行了虚假的表演。
纪伯伦有一句诗: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We already walked too far, down to we had forgotten why embarked.) —— 纪伯伦(Kahlil Gibran)
这里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到底什么是原来的样子?是我们在一个中庸的社会,自己迷失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误以为我们就该那样而伪装成那样,以至于回不到我们原本的样子了?
变态的粉丝
其二,乐队成员在和自己的粉丝沟通的时候,有时几乎没法正常进行,冷酷的回避被缩读成“酷避”,主唱和其他成员(也许是贝司)和粉丝沟通,建议缩读为冷回,但是粉丝听了以后,压根儿不管,接着有人回答为牛逼,然后开始大家都喊牛逼,老罗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想到了一句话,拥有一群脑残的粉丝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一厢情愿的固执,最起码的沟通都已经失效。
据说我们表现得对歌迷平易近人一点的话,唱片销量就要明显的下降。这不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吗?歌迷问问自己,你到底要的是好听的歌曲,还是为了欣赏歌手的冷酷——如果你发现这种冷酷的背后也夹杂的歌手的无奈作何感想?
左小祖咒是老罗很好的朋友。百科是这么描述的:左小祖咒,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摇滚师、当代艺术家,同时又是诗人、小说家和电影配乐人。这位昔日的地下摇滚先锋,前卫艺术家群落“北京东村”的第一批人物和缔造者,如今已成为前卫青年、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偶像。所以这段开场,我觉得应该跟他们之间有这样一层关系不无关系,主题曲也是左小祖咒的,我不敢说这也是左小祖咒生活的写照——我的意思是是否也传达了一些他的无奈和对现有年轻粉丝的这种习性的不满。但至少,老罗借此婉转批判了一些脑残粉丝。
我突然想到偶像这个词。如果说在音乐方面我有一个偶像的话,那就是郑智化。但我不是那种追星的类型,虽然也会了解他的个人信息,看他写的文字,但是没有去听过他的演唱会,不关注他穿什么衣服。而是真正用心去听他音乐的那种粉丝。喜欢beyond也是如此,我想如果beyond现在还在的话,我也不会去关注他们是否冷酷,是否花哨,是否摔了吉他,我在乎的是他们的音乐是否可以打动我。
有什么呢?
小马为了自己尿床的事情纠结,单身的时候,经常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又尿床了,也尝试去看过医生,但医生的话看似令人安慰——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么毛病,只是他们不跟你说而已(他想让小马不要太在意,他的逻辑是很多其他人都这样,你只是其中一员,你有伴儿,你又何必太过难过呢)——但实际上令小马崩溃——他希望的是根除,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个这样无关痛痒的安慰——这是典型的中国医生安慰人的思维,也许外国人也会采用,但姑且让我土鳖一把——只要你是群体中的一个,哪怕你的问题再严重,内心获得的安慰和痛苦的减轻也比本身问题很轻但是只有一个人存在,如假设一个人天生不长头发,这个问题应该说非常轻,但是非常凑巧的是,这个世界就他一个人不长头发,这样一来,恐怕他感受到的痛苦比尿床还要中——毕竟,在中国,一个人显得非常不一样太可怕了。
其实日常生活对小马来说,并没有这么可怕,就像他自己所说,不过是多洗几次床单而已。导演不忘加入尿了一个中国地图的形状来揶揄一下,其中有没有更多的深意我暂时不揣测。小马平时仍然活得很是谨慎和挣扎,一张新席梦思搬来,别人问要不要撕膜,他非常紧张而急促的阻止大声说不要。面临的最实际也是最大的困难是交女朋友都不敢一起过夜,因为一过夜就露馅了。小马甚至假想了几个场景,被女友发现了尿床这个毛病,因此杀某一女友,或者自己轻生。后来,小马在电梯遇到了一个跟自己一样有毛病的人,但其实也是小毛病,控制不了,有屁就放,可,难道这样的毛病真的至于被人打,至于让他一生都抬不起头来吗?
其他孩子都尿床,我的孩子还不尿床?
里面有一个反讽的片段,就是把尿床是人人都该有的一种常态,即反着说,很有讽刺的效果。原文是:
大夫:一般孩子到三岁就都开始尿床了,如果到了三岁还不尿,那就得抓紧治了。你们家孩子还不到三岁,所以呢,没必要那么紧张。其实呢,由千分之五的成年人是终生不尿床的,如果能克服心理问题,不尿床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孩子妈妈:大夫,话可不能这么说,将来他都大小伙子了还不尿床,什么姑娘肯嫁给他呀?
这是典型的老罗常用修辞手法,代表传统的大人所持观点,往往不是针对问题本身,而是从众心理。
别怕!
这样的镜头,我认为老罗想通过这个说明是,其实我们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并没有没有假想的那么严重,小马具有尿床的这个毛病,代表了每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或多或少具有的一个缺陷,就好比老罗面对公众的时候也会紧张,他吹牛逼的功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而一开始,他也会觉得无法在公众面前说话的这样一个缺点放大,放大,还好他没有被压倒。生活的困难,都是如此。
周三我要去云南昆明参加一个FGD,我是主持人,第一次,我非常的紧张,但是反过来想,又有什么呢?经理都说了这样的主持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只要自己准备好了,就去主持,不就是聊天吗?最差又能怎样,做完我就走了。想到这里我变得更加坦然。
星巴克的猥琐男自抽耳光
老罗在星巴克自己抽自己耳光的狠状,恰如其分的表达了纠结和对微笑服务的讽刺。老罗的逻辑非常简单,明明就三个杯子,消费者看到的就是大中小三个杯子,可是训练有素的服务员,就一直固守职业规范和消费者不知变通的强。以至于消费者内心极度纠结和反感。一种想打人的纠结,在打人和不打之间纠缠,最终选择了打自己的耳光,这种艺术表现力不可谓不强。
爱情与婚姻
“如果她能在外面时不时做些让你觉得有面子的事,回到家里就可以随便虐待你了。”江婷给小马的朋友熨衣服让小马倍儿有面子。我们谁都希望,拥有一个气质非凡不食人间烟火,温柔体贴不怨不悍,大方得体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女友。
我爱江婷里面有一段关于爱情和婚姻很精彩的描述。很难说是因为一个人样样都和我们的心意,我们才喜欢她。还是我们喜欢上一个人之后,看她痒痒都顺眼。布拉德皮特说,结婚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可以当着自己的女人放屁,我现在大概能想象那种生活了……我甚至可以提前试试(女人没反应,继续擦拭书柜)。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会找一个高个子女人做老婆,但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我们事先为自己定了一个喜欢的女人的类型和标准,就是为了有一天碰到一个女人把它们全部都踩在脚底下(注意它们刚好对应了一叠很多封面画了漂亮女人的杂志)。
真是太精彩了!我现在有一些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体会。不多说了,就是和上面写得一样一样的。
琐碎
老罗的天真可爱和未泯的童心则通过一个到了没有高楼大厦的小镇的蜘蛛侠挠头这样的镜头表现无疑。老罗还不忘给自己的培训做广告,但是广告植入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许岑老师讲词汇——这个词汇的确是一般人不知道的。还是英语给古装男女的配音等等。比较流畅自然不生涩。维基百科,中国网络的封锁。苹果,盗版。点歌的那些电台永远没有你点的那首歌,经常张冠李戴。科学松鼠会^_^。看了字幕才知道,居然连岳还客串了,没发现在哪里。
老罗,加油!
女主角真的好有气质啊!尤其是江婷看着小马弹吉他唱歌一直笑的那一段,我觉得江婷好漂亮好有气质,好美啊!!(从20’50’’—23’18’’)
我想,如果再细看,还会有更多收获。从文字,到演讲,到导演,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老罗讲故事的能力还挺强的。不过后面的部分,显得有点冗长,没有前面的精彩。处女导,我给老罗打9.0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