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积水潭诊断分类”建议
(2009-11-26 15:27:12)
标签:
山东医药述评颈椎退行性疾病积水潭诊断分类法田伟健康 |
分类: 专家述评 |
山东医药2009年第49卷第32期·述评·
Email: tianwei.jst@bbn.cn
“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积水潭诊断分类”建议
田伟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 100035)
关键词:颈椎;退行性疾病;诊断;分类法
中图分类号:R681.5
1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
2目前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
2.1诊断名称交叉,概念不清晰①颈椎病和颈椎病亚型的交叉:主要是诊断不知如何归类,有具体医生水平问题,也有诊断名称本身定义比较笼统的问题。②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混用问题,主要是目前分类混乱的原因。③后纵韧带骨化症和颈椎病混用问题:主要是分类不清造成。④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症混用,颈椎管狭窄有先天性的在后天退行性病变时发病的,也有退行性退变造成狭窄的。
2.2存在疾病类型但是没有诊断名表现为颈部疼痛,可能伴有一点上肢麻木或疼痛,但是没有神经体征。影像学只有骨质增生,或同时伴有脊髓受压的表现不知如何诊断。
2.3颈椎病作为诊断虽然是习惯用法但是字面上含义不清,当年可能无法弄清,可是现在可以分别是颈椎间盘突出症、后纵韧带骨化症、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等。
2.4非骨伤性颈髓损伤,其实原因有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管狭窄等,可是过去分类看不出来。
3诊断分类原则的建议
①不用笼统的颈椎病名称,尽量将诊断具体化。②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根据疾病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间盘突出症和后纵韧带骨化症、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重点不同。③从症状出发,结合影像学表现,不是只看影像做出诊断。比如颈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脊髓型和神经根型等。④包括所有颈椎退行性疾病。⑤疾病性质按照造成临床症状者,比如可能同时影像学有间盘突出和颈椎管狭窄,哪一个是症状原因就诊断哪个病。另一方作为影像学所见。⑥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不作为临床诊断,只是作为影像学诊断,一般发病还是因为伴发退变增生或是间盘突出,只是比椎管宽的病例容易出现症状。另外我们亚洲人种普遍比白人、黑人椎管狭窄很多,也是先天因素,但是不能作为病态。⑦退行性结构改变在外伤后出现脊髓损伤的病例,治疗需要考虑重点治疗原发病变结构,所以还是放在这个分类里。⑧分类以神经症状直接原因为主,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管狭窄症伴发疼痛和后凸时,不附加后者的独立诊断。
4诊断条件
①临床主诉和详细体检及分析。②影像学:X片6张,CT,MRI,脊髓造影CT(CTM),必要时行椎间盘造影后CT(CTD),SRG。
5退行性颈椎疾病的分类建议
5.1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间盘突出造成临床症状者。
5.1.1脊髓型(myelopathy-M)造成脊髓压迫症状者。
5.1.2神经根型(radiculapathy-R)造成神经根症状者。
5.1.3混合型(M-R)同时造成脊髓和神经根症状者。
5.1.4运动神经型(motor
neurone-MN)造成单髓节支配区的运动障碍和肌萎缩。目前认为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者颈神经前根受到压迫产生障碍。
5.1.5交感神经型(sympathetic-S)颈神经受压,造成头晕、耳鸣、恶心等复杂症状。其他类型可以出现此型症状,但是不作为和S型的混合型。
5.1.6颈痛型(painful-P)只造成颈痛包括肩痛症状者。其他类型可以常见颈痛,但是不作为和P型的混合型。
5.1.7外伤性脊髓损伤型(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外伤后脊髓损伤。
5.2颈椎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cervical
ligament-OCL)多基因性遗传性疾病,椎体前方或后方韧带骨化现象,比较少见有黄韧带骨化。
5.2.1后纵韧带骨化症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临床表现为脊髓功能障碍。
5.2.2前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ALL)表现为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很多OALL没有症状,就不叫症,只称为前纵韧带骨化。
5.2.3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yellow ligament-OYL)表现为脊髓功能障碍。
5.2.4混合型(OPLL+OALL)
5.2.5外伤性脊髓损伤型(TSCI)轻度外伤后出现脊髓损伤表现,影像表现为椎管内的韧带骨化症。
5.3颈椎黄韧带钙化症(calcification of cervical yellow ligament-CCYL )
5.4颈椎管狭窄症(cervical canal
stenosis-CCS)椎体边缘增生和韧带肥厚造成椎管或根管狭窄并出现症状者。不设颈痛型,即使有狭窄,疼痛原因可能只是来源于退变。
5.4.1脊髓型(M)造成脊髓压迫症状者。
5.4.2神经根型(R)造成神经根症状者。
5.4.3混合型(M-R)同时造成脊髓和神经根症状者。
5.4.4运动神经型(MN)造成单髓节支配区的运动障碍和肌萎缩。目前认为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者颈神经前根受到压迫产生障碍。
5.4.5交感神经型(S)颈神经受压,造成头晕、耳鸣、恶心等复杂症状。其他类型可以出现此型症状,但是不作为和S型的混合型。
5.4.6外伤性脊髓损伤型(SCI)外伤后出现脊髓损伤表现,影像表现为颈椎管狭窄。
5.5退行性颈痛症(degenerative neck pain-DNP)颈痛,有骨增生表现,无椎管狭窄影像。
5.5.1间盘源性颈痛症(discogenic neck pain-DNP )
5.5.2小关节性颈痛症(faceted neck pain-FNP)
5.5.3混合型颈痛症(polyphyly neck pain-PNP)
5.6退行性颈椎不稳定(degenerative cervical instability-DCI)
颈痛,X线片显示骨质增生改变,前屈后伸位片比较,相邻椎体前后移位≥3.5 mm,或者椎间活动大于临近间隙11°。
5.7退行性颈椎后凸症(degenerative cervical
kyphosis-DCK)X线片显示骨质增生改变,颈椎前凸角负向大于5°,有颈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