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2012-10-10 10:34:14)
标签:

摄影

回家

十一长假

乡愁

中秋节

分类: 人文/纪实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1】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2】平日天南海北的跑,在家里停留的时间却最少。所以这个十一长假哪儿都不去,回家老老实实陪家人。电话不接,网络不上,夜里八点钟睡觉。过上一段跟童年一样单纯又传统的日子!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3】这个十一长假特意提前了请了两天假赶回家,为得是赶上母亲农历八月十二的生日。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给父母过过生日,这一次难得碰上,所以一定要给母亲过一个生日!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4】从北京回家路过保定,在市里给母亲买了一个蛋糕。这是我作为一个儿子平生第一次给母亲买的生日蛋糕,这也是母亲第一次吃到自己的生日蛋糕。不过当母亲知道这个蛋糕价值两百块钱的时候,她狠狠我把骂了一顿。这两百块钱在母亲眼里是n多斤猪肉,几十斤水果和好多只鸡……他们那一代人没有过生日买蛋糕的习惯,更不会花两百块钱买一个蛋糕。

    母亲说我乱花钱,说我总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5】虽然这个蛋糕母亲舍不得吃,但是我那两个可爱的侄子却已经觊觎良久,早已按捺不住。在他俩的加入下气氛缓和了下来,那天我们也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夜晚……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6】每次回家我总要把在各个报刊上发表的照片拿给母亲看,不过母亲总不会出现我期望的那种惊喜和夸奖。而是一边心不在焉的翻着报纸一边唠叨着:回来就知道带报纸,什么时候把媳妇带回来呀?……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7】中秋节如约而至,这在农村可是个大节日。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不管再忙也要回来团聚。在我们河北保定太行山里的老家除了吃月饼,逢年过节这里特有的烧饼也是必不可少。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8】烧饼店的师傅田新为是我们本家大哥。当年田大哥的父亲在世时做的烧饼可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田大哥和他三个哥哥自然也师承了他们父亲的技艺。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09】田大哥平时在北京打工,中秋节打烧饼也是为了应时应景。其实老家平时有很多烧饼店,但是田家的烧饼因为经营的年代最长,所以在老家人心中总有特别的意味。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0】由于烧饼的制作费时费力,利润又不高,平时田家的四个儿子都很少开张。但只要是逢年过节,田家烧饼店的烟囱里总会有炊烟从他家屋顶升腾。这过节的浓烈气氛便随着炊烟和诱人的烧饼香味向整个村子弥漫……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1】乡亲们只要得知这里在打烧饼,便或多或少的都会买几个,甚至即使只有一个烧饼的时候也会被买走。对村里的人来说,烧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烧饼,而是整个个村子共同的味觉记忆……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2】中秋节,家家必然大鱼大肉。而我最喜欢吃的则是母亲做的我们河北特有的“杂烩菜”。猪肉、豆角和豆腐在一起炖,香味扑鼻。母亲教过我好多次,但我在北京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家里的味道……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3】中秋节最浓烈的味道是在当天的晚上。老家人都有给月亮“上供”的习俗。父亲在院子中央摆上一面小桌,月饼是必须的供品。再放上应时的一些水果,点上蜡烛,插上香。另外还要放炮。这个夜晚绝不亚于除夕……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4】每次回老家,给老人拍照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一般在我还没回家之前,乡亲们就已经在我母亲那里把我给预定了。一般我都是免费拍照,还给洗照片,何乐而不为呢?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5】我很喜欢给他们拍照,村子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少了,他们习惯性的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所以用影像把他们记录下来很有必要。在老人们眼里,照相是一种很庄重的仪式,人只有出生、结婚和临死前才会照相,所以他们一辈子都没怎么拍过照片。老人们找我拍照,就是想留一张遗像。因为对老人们来说,过世之后能留有一张遗像存世,便不再遗憾……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6】“有位老人死后都没有照片做遗像,没办法的家人把老人党员证上的照片给扯下来做了遗像……”我每次回家母亲总会跟我唠叨这些事,这也是我最不喜欢听到的话。于是除了“大头遗像照”以外,我总会给老人们多拍几张生活照。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图17】除了给老人拍照,生了小孩的人家也同样会来找我。因为条件有限,母亲就拿一块麻将桌布做背景。这是他们那个年代想出来的“土法子”。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8】除了帮别人拍照,自家的侄子侄女们也是我一成不变的拍摄对象。由于我常年在外,他们跟我很并不熟。一般都是我追在他们屁股后面,求他们让我照相。一旦他们不乐意,哭了,我就必须得收起相机,乖乖投降!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19】我的侄女佩玉。他们玩他们自己的,做他们想做的,根本不在乎我的存在。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0】我喜欢拍他们,不只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小辈,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总能让我看到自己的童年。拍他们就是拍当年的自己......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1】嫂子和小侄子霖达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2】小侄子霖达因为调皮不听劝爬上了农用三轮车,结果被离合器卡住下不来,无助的哭着。把我逗得半死!【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3】伯母和小侄子霖达。我的侄子越来越大,同时我的伯母也越来越老。时代好像已经不属于我们的长辈了......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4】大侄子霖霏忘情的玩我的IPAD的时候,父亲坐在一旁欢喜的看着。父亲很喜欢我堂哥家的两个儿子。每次看到他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刻,我总会想:如果我有孩子了,父亲是不是更高兴呢?……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5】每次回家除了拍照,还喜欢在村子里的老街上走走。每次回来总感觉这些石头砌成的老街好像从来都没有变过,但每次又总能看到一些不同。现在村民们有钱了,都把石头房拆换成了钢筋混凝头的砖瓦房。石头老房和石头街越来越少了......

    只要老人们在,石头房就会在。当老人们不在了,石头房也不在了,只有我们年轻人在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是谁吗?.....【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6】这是家门前的一条胡同。胡同里曾经很热闹,有过很多的人,发生过很多的故事。而如今,老人们死的死,年轻人娶得娶,走的走,胡同里冷清了许多......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7】十一长假很长也很短,几天的时间匆匆逝去。我又要走了。每次临走前感觉家里静静的,父母也不再唠叨,屋子里回荡着钟表的滴答声。

临走前,我总喜欢在各个房间里转转,看看我小时候的影子。自从考上高中开始在外面寄宿,我对这个家来说就已经是过客了。我在老家里的短暂停留,已经留不下太多的痕迹。但这家里的任何一件物品,哪怕是一把椅子好像都有我的体温......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8】墙上的明星照和满抽屉的磁带,让我曾经的卧室一直停留在我的那个初中年代。那个时候很狂热,不买饭也要拿钱去买磁带。随机抽出来一张磁带,是谢霆锋的《世纪预言》。当时为了找这张专辑,去镇上可是跑了好几趟。这里的每张磁带都有一个故事。那么这张《世纪预言》在当时又“预言”了什么呢?

【民俗+摄影】“十一长假”一个摄影师的归乡图片集
【↑图29】深秋将至,家里的葡萄架也开始枯萎。

          我要走了,才几天时间就已不愿离开....

          我要走了,再回来就又是过年了吧......

                                    相关文章:《回老家的一些伤心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