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亢杰平生
亢杰平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90
  • 关注人气:4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览郭亮村 (手机图片报道)

(2018-05-31 20:29:08)
标签:

郭亮村六日游

郭亮村

手机拍照纪实

杂谈

分类: 快乐旅游
游览郭亮村
(手机图片报道)
        5月8号,坐大巴车走了半天时间才到郭亮村所处的河南辉县的万仙山景区。 
        万仙山景区地处南太行山腹地,面积有二百多平方公里。我们转乘景区的旅游大巴车一路上行,顺着公路盘旋和颠簸,只见群峰巍峨,崖壁耸峙,重峦叠嶂,沟壑纵横。
        一路上,漫山高树低树蓊葱竞秀,满眼碧透,亮丽的山花点缀其间,好美啊,南太行!春末夏初时节,正是游历南太行的好时机!
        盼望已久的郭亮村是万仙山景区最吸引人的标杆式的景点喽。大巴车载着我们在景区公路上飞快地跑着,两边既有雄奇而壮美的高高的石壁,又有古色古香的山乡村民的旧居。路边不时出现接待游客的服务区,或是招待游人的饭店兼客栈。我们坐在颠簸的大巴车上,一路上行转弯,穿过闻名于世的令人胆战心惊的挂壁公路后,终于到达海拔1700米的集雄、壮、奇、幽、峻为一体的休闲胜地和影视、写生基地的郭亮村了。
        郭亮村并不很大,跟我们想象的山村差不多。石头砌的墙壁,土坯垒的房子,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坡的街巷里,不少人家都开了小商铺,拍过电影的旧居门口摆着电影道具,插着旌旗幡,进去参观要交一块钱。位置好的客栈和饭店,游客可选择住宿或用餐。郭亮村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圣地了。
        其实令人最心仪的是刚刚坐车经过的郭亮洞——世界上最险要、最奇特的被外国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挂壁公路了。这条“绝壁长廊”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郭亮村的13个勇士带领全村人在完全没有机械工具的艰苦条件下,历时五年时间凭手工开凿而成,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也是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这条绝壁公路使太行山深处位于海拔1700多米的郭亮村山民不再与世隔绝,出入不再受阻了。
        我们游览了郭亮村的崖上人家,在观景台居高临下欣赏绝壁公路时,我的心中很紧张,开始拍照片都不敢靠近栏杆,最后终于壮着胆子拍下郭亮村挂壁公路壮美的雄姿了!顺着崖壁的栈道下到挂壁公路后,我们又游览了山涧的天池,见一泓池水清澈可见底,一股水流顺桥底的水道倾注而下,哗啦啦的水流声响彻山谷。顺着挂壁公路很小心地走了一段下坡路,感觉真的挺震撼啊!大家兴奋地拍照片,不时有载客的大巴车从身边极速地开过去。
        下面请分享在郭亮村和挂壁公路上用手机拍的照片,也希望给朋友们一个大惊喜吧。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进了村口的这座石头门,就真的到郭亮村了。那石头上镌刻的是“中华影视城”。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啊,郭亮村的四面还有更高的山呢!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一进郭亮村就看见这老村口饭馆了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这是挂着“写生基地,教学基地”牌子的一户人家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高高的石头房子大部分成了经营旅游纪念品的小商铺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这是一座两层高的原生态的石屋人家!看样子像是住着人呢。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石板小街的两边是高低不一的房子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我和郭亮村绝壁长廊13位开凿者之一的申富贵老人合影留念,老爷子说今年他已经78岁了。(见下图中间)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郭亮村的今天,正是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砸出来的幸福生活啊!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这是刘家老屋民俗馆,门口有告示:参观老屋收维护费一元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这个“谢晋居”成了饭馆,应该是已故大导演谢晋曾经拍过电影或者住过的地方吧?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还有上面这一家房顶上盖了女儿墙,插了旗帜,居高临下的可以远眺郭亮村四围的大山呢!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上面这人不停地摇着铃铛,还在门口摆放许多拍电影用过的道具,也写了告示,说这是一家民俗文化馆,说是某某电影的拍摄地。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在高处有个路标指向那个人家 .........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我们交一元钱进了另一家民俗文化馆,登上了二楼的房顶,向四围看到了这样的山景——下同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海拔1700米的郭亮村,就是坐落在高高的山脊下面!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这是站在楼顶上向村子里高处拍的——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老伴去不了高处,也下不了低处,于是就在村子的墙垛处留一张影吧!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沟底下高高的红崖顶上,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静静地创作写生画。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红石桥,最早是座木头桥,原为两根木头相连,抗战时期,为确保八路军军资运输,军民携手拆除木桥,用河边彩石搭建了这座红石拱桥。红石桥是当年军民鱼水情的象征。如今又在影视中大显身姿,倍添情趣:《倒霉大叔的婚事》中魏淑兰偎依在常有福身边,坐在红石桥头,听飞机响,吃熊猫牌糖,说悄悄话;《清凉寺钟声》里,狗娃被扔到红石桥边,善良的羊角大妈将他抱起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遗憾的是,这两部影视剧我都没有看过的。走过了这座红石桥,我们去了不远处的观景台.......咱们常常在电视里看的郭亮洞就是在高高的观景台拍摄的啊!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在观景台远眺郭亮村后连绵的群山........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在观景台俯视下面的郭亮村挂壁公路就是这样的效果了,下同~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旅游大巴钻过几个郭亮洞之后,还要沿着这条不太宽的公路曲折上行。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天池在绝壁长廊北端山谷内,位于海拔1100多米的绝壁之上,故名天池。这里原来是一条长326米,最宽处31米,最深处62米的大峡谷。峡谷底红石岩层清晰,多级瀑布,水潭连接,水击石壁,声如雷鸣龙吟,故名龙吟峡。1975年,坚毅顽强的郭亮村人通过曲折陡峭的天梯从山下抬沙子,背水泥,在此筑坝修成水库。坝高39米,蓄水量19万立方米。成为郭亮村一景,被称为天池。从观景台顺着栈道下来,就到天池了.......图上边是挂壁公路一处大拐弯。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恰好一辆载客的大巴车从洞子里钻出来........我们也是坐这样的景区大巴车上来的。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俯视远拍绝壁长廊——郭亮洞的效果图,这就是咱们常常从电视里看到的绝壁公路哦!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你快看,正有一辆景区大巴车钻出郭亮洞,行驶在挂壁公路上.......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我赶紧把镜头拉近点,又抓紧时间拍了一张........高峻的石壁是赭红色的。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你看,游客们就是顺观景台下面的栈道到那绝壁公路上参观游览哩!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那天郭亮村天气晴好,挂壁公路上游览的游客还真不少!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右边是挂壁公路,左边是顺着石桥下面的水道倾泻下来的水流哦!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高耸的红石崖壁巍峨壮观!挂壁公路就是郭亮村人在石壁腰上惊天动地的杰作!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在郭亮村的观景台上,我也乘兴自拍一张吧!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游览郭亮村,参观郭亮洞,不是天造地设,胜过自然伟力。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下到郭亮洞附近的天池后,我们就沿着挂壁公路往下走了一段路,拍了照片,感觉很震撼的。下面照片就是在挂壁公路上所拍的。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看看这挂壁公路的惊险程度吧!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挂壁公路,上下是耸峙的崖壁,往下看深不可测。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挂壁公路边的景致——天池和石桥、水坡道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一泓水流,倾泻而下。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游览郭亮村 <wbr>(手机图片报道)
再见了,郭亮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