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杂杂说过年

今年过年,少了期盼与激动,多了平和与冷静,因为我有个想法----把年过成日子多好!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天天能够吃上想吃的好东西,大鱼大肉都吃的腻口了,有时竟想着跑农村去换换口味,来点农家饭尝尝哩。虽然这样,快过年了,年货还是要买的,团圆饭还要动点心思,红包还要包好了,年夜饭就是为孩子们回来准备的。快乐过年,应该是孩子们期盼的,过去是现在一定也是吧。以前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够吃好的、穿新的,玩些过年的新花样。现在的孩子过年就能够得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能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了(免除补课、上课外班之苦)。我们老的们就不然了,过年意味着心甘情愿地挨累,还要高高兴兴地破费。起码卫生需要认真地打扫,年夜饭需要精心地准备,即使过年了,有时候还要吃上几次年夜饭的“折箩”。
今年过年,我的心冷静多了。竟然没有买炮竹,除夕晚上竟然也没有出去凑热闹、看放花。这要搁在往年是不可能的,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往年的除夕夜里,炮竹一响,我这个老顽童就百爪挠心似的激动,一定要站在严寒里欣赏院门口的礼花绽放美景!有时候还要拍些照片回家自赏。今年的除夕夜,我就窝在家里看了春晚,那是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即使节目不吸引眼球,水平一般般,但也一直坚持看到过了0点。今天初四了,搁在往年早就去了庙会,而且不止一处庙会。可今年呢,至今一个庙会都没有去呢,感觉也就是那么回子事,无非是市场化了庙会,缺少真真正正老北京的年味儿。我的父母亲早已过世,家族的长辈都在故乡临汾,自己也免除了去拜年的所累。今年大哥回了太原,两个妹妹过年一个感冒发烧了,一个染头过敏了,原定于明天来我家的大聚会也只好取消了。昨天和小女儿男朋友的父母亲见了面,他们在“北京楼”招待了我们,然后他们去逛了莲花池庙会,我们则坐车回家了。
今年,大闺女一家三口子回湖北过年去了。儿子加班根本不休息,小孙子跟着他妈妈在自己家里玩呢。老伴赶巧儿小感冒好几天了,吃了几包冲剂药刚刚见好,所以也没有出去逛逛的心情。我不出去的话,就上网浏览网页新闻,或是写点儿东西,要不就看电视节目,看澳网的比赛,李娜输了再看纳达尔、费德勒的比赛,现在这哥俩的半决赛正比着哪(刚刚比完了,纳达尔赢了)。没有足球可看的日子就看篮球、排球吧,现在适值澳网比赛期间,因了李娜的成就,推起了中国的网球热。我这个一辈子没有摸过网球拍的老家伙,倒看上了网球的比赛,已经没能力去场地体验了,只有在电视前面欣赏的份儿了。
今年过年就这样,也许是又老了一岁吧,平平常常的不随俗,坦坦然然的过大年,不想再去凑热闹了,包括放花炮,既扰人又不环保,心里还有些反感了。除了给亲友们打几个电话,回复几个老同学短消息拜年外,二十九晚上吃了一顿相对丰盛的年夜饭,这几天的饭食几乎与平日一个样了。大米饭、热汤面、小米粥,热腾腾的馒头,切点卤好了的肉片,炒上两个素菜,喝点葡萄酒,吃着顺嘴儿的家常饭,胃里感觉也舒服呢。
其实,把年过成日子,既是快乐的现实,也是不难实现的梦想。朋友,您说是不是呢?
【这是大年初四写的文章,发表在这里,权当自己过年的一点点感想吧!其实,初五、初六两天里,我们抓紧时间去逛了地坛的春节庙会和北海的春节祈福文化庙会,算是抓了一把喜庆过年、凑凑热闹的龙年的尾巴............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