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广场舞:网络时代,个性张扬

青青广场舞:网络时代,个性张扬
刘松萝
好多人反对广场舞,我不是。
在网上,有广场舞的视频我就看一眼。时间长了,发现一个叫青青的人视频比较多。看了看,不招人讨厌,跳得还不错。
眼下,网上推送的手段越来越多了。看过有关的网页,后续的信息纷至沓来。不知不觉之中,微信公众号里面也有青青了。
好多年过去了。回头一看,青青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好像换了一个人。以前只是熟练流畅而已,现在动作更加柔软,舞蹈更有弹性,艺术性明显提高了。
有人会说:这个很业余,水平不高。然而就是这几年,专业人士求新,求异,求怪,动作随之越来越扭曲,最后变成了摆姿势造型,舞蹈也静止化了。反倒是民间的舞者仍然蹦着跳着,尽情播撒生命的活力。在广场,人们不欣赏慢动作的,静止的舞蹈。那是团体操,是杂技。
民间的活动是艺术的土壤,也是艺术的参照。艺术走得太远,不妨适度回归大众。
青青跳《凤凰飞舞》的时候,镜头向上拍摄。太阳下面晒黑了的青青欢呼雀跃,左手和右手不时交替着举拳挥舞。80后的女子,充满了青春的气息。青青,让我们看到生命在燃烧。
我在《人生旅程——年龄与快乐》中说:“人到中年,应该追求‘哑光美’。”
青青和她的团队在跳《车站》。跳到“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她们的动作好像是即兴的,观众还注意到她身后有一位看起来坏而且怪的大叔。她们的舞蹈,让人对《车站》有了新的理解。
改革以后,在自由的空气中国人开始奔放了。有了网络直播和网络视频,每个人都可以出镜。唱歌跳舞的人,用不着再去求张艺谋冯小刚了。有了他们,我们可以不看各种TV,不论是CC还是芒果。
青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当然,网络正在走向她的反面。本该展现平民风采的空间,不幸沦为资本的战场。资本通过刷屏洗脑,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网红。个性解放也变成了自我中心,变成了丑恶大比拼。
我不反对芙蓉姐姐和凤姐,但坚决反对媒体放大她们的自恋,反对美丑的颠倒。我深知,也曾经警告:美丑颠倒的下一步就是善恶的颠倒。
青青广场舞还在进行之中。她们的活动,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是推介宣传,什么是刷屏炒作。青青广场舞的推介是有的,否则也不会到处都能看见。与此同时,她们推介的是青青的作品而不是有关青青的各种俗事。
青青在中央电视台出现过,通过那个节目我们才知道她叫王晓青,是80后,从小喜欢舞蹈,没有受过舞蹈训练。在节目中,她提了一下家庭。
青青广场舞是用了手段的。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不择手段。看看标题,通常是“河南美女热舞,让人眼前一亮”,“美女孤独尬舞,场面冷清”,还有“美女领舞,后面的大叔却最吸引人”。最近,又用了一点自嘲:“网友搞笑:五谷丰登的身材,颗粒无收的颜值,配超高舞技简直绝了”,“这是一支有味道的广场舞,网友搞笑了:有点油但不腻”。
我想,青青广场舞在网络上的表现堪称典范。与此相比,各路巨星和常青树其实并不自信。名人和巨星,作品呢?天天狂轰滥炸,公众知道的不过是他们的生活琐事和烂事而已。还有什么网络大V,怎么诞生的?微博作者写文章提到一位名人,马上私信就来了:你提到×××,有他的微博,关注一下吧。
与青青相比,无节制刷屏的饶毅和王羽佳,不脸红吗?还有那位上海的不能批评的网红医生,是不是应该收敛了?
我认为:广场舞是一部分中国人试图让我们的民族再一次能歌善舞的努力。他们在困难的情况下,在包括年轻人在内的顽固势力的压力下坚持下来了,说得多一点坚持几十年了。
青青对艺术有着热爱和执着,同时又恪守本分,不用极端手段推介自己。这正是早期互联网参与者的初心:展示自己,得到应该得到的恰如其分的声望。
青青广场舞是改革的产物,网络时代的产物,国人个性张扬的产物。
2023.3.29.
2023年3月29日17: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