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布衣侯
布衣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0,377
  • 关注人气:8,4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义”字头上几滴血?---〈投名状〉引发的诘问

(2007-12-22 16:00:30)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冷画屏
 

   如果一个多少读过些史书、对传统道德观起码不反感、心地也还不坏、还喜欢琢磨点道理的中年人,能连着看完〈色戒〉与〈投名状〉,他的神经一定很坚强。我没那么坚强,可就是分着看,也难受了很长时间。总有如哽在喉的感觉,索性写了以下的文字。

   不可否认,我一直对大肆宣传的片子有天生的反感,这要赖于张导之流所赐。但还好,〈色戒〉让我对所谓大片重找了点信心,而〈投名状〉则将这点信心又加深了些。亏得是两个导演所制,否则我会将其视为姊妹篇的---如果说〈色戒〉通过一个弱女子对“忠”的概念提出了疑问,那么〈投名状〉则通过三个硬汉子对“义”的内涵提出了反诘。

   与〈色戒〉一样,〈投名状〉在真实的历史上也能找到其“原版”,那就是清末很出名的一起公案“刺马”。这起公案牵扯到曾国番与湘军,水深得很,当时就已扑朔迷离,更诓论百多年后?表面看故事情节与〈投名状〉相似:一起盟誓的三个兄弟,一个用弟兄的血染红了顶子,一个又用前者的血全了大义的名声。剩下的那个,当然就是牺牲品了。其实无论当时还是后来,根据此案编排的故事颇多,但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痛斥不义者的卑劣与大义者的高洁---还好,陈可辛的〈投名状〉并未沿着老路走。故事不复杂,看过电影的读者也用不着我去赘述。战争场面的惨烈不是文字能写好的。但电影中隐含的那个诘问,却不能不费笔墨探讨一下:义,何所谓之?它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它最高的境界又在哪里?

   那是个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百姓欲做稳了奴隶甚至牲畜都无法满足的时代。君昏臣暗、官贪隶酷、礼乐崩坏、生灵屠戮。。。。忠,无论对朝庭还是对上级,都已毫无意义。上下级更象是买卖的双方,无论是为兵为匪,最重要的不是探求战争的所为,而只是为求多活几天、多吃几口饭。既然忠已荡然无存,那么维系人与人间关系的另一个标准—义,便显得格外重要。“这年头,不靠弟兄是活不下去的!”此话虽出自“匪”口,可曾为兵、甚至为将的庞青云又何尝不如此认为?!也正因有此共识,他才毫不犹豫的入伙,“纳投名状”,拉起了百多人的队伍,重新回到了“体制内”。但庞真的明白,他心中的“义”与其弟兄心中的“义”是截然不同的么?

     说到这,不如翻一下〈三国〉,看看对同样一个词,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这是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的精彩自白。套用这个模式,分析一下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心中的“义”究竟是个怎样不同的概念。

   庞心中的“义”,虽没有“救黎民于水火,解苍生于倒悬”那么高尚,但起码比两个兄弟“高级”得多---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唯因此,他才令手下弟兄拼力死战、才在杀一儆百时说得大义凛然、才在兵不厌诈时问心无愧、才在手足相残时绝不手软。。。。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次要的,无论是自己的命、别人的命(哪怕是生死弟兄)牺牲起来都无所谓,他不光是为了那红顶子—那不过是一个符号。他最看重的,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正是有了这个所谓的“大义”在心中做支撑,他才不惜和仇敌联手、不惜对兄弟开刀。。。“苏州杀人、南京活人”不在于他的心善或心残,只因为他认为这手段是有效的。

   再看赵二虎。他的“义”是一诺千金、是言必信行必果、是义气相投生死相依。也是基于他心中的“义”,他能只身入敌巢,说服对方弃城而降;并在自己的大哥出尔反尔后痛不欲生。他能在胜利后不顾后果,大发饷银;他能在兄弟感情几乎决裂后,仍拼力相救视死如归。。。。

  再看姜午阳的“义”---那是三个人中最简单最单纯的。那是“同生共死”,是“命是大哥的”直白,是“杀我兄弟者必杀之"的纯粹。。。。。也是基于他心中的“义”,他才甘冒矢石冲锋陷阵、才滥杀无辜成全长兄、才弑嫂全义力求挽回兄弟之情。。。。。直至最后,手刃了在他看来“重色轻友”、“不仁不义”的大哥。 

   好了,以三个人各自心中的“义”来衡量,他们都做到了“全义”之举,可悲剧也正是这样发生了。至此,我们是否该对那个背后兴妖作怪的“义”字进行一下剖析和反思么?!

  说到底,是因为那个“义”字里,完全没有“人”该存在的空间!

  命不是自己的,是大哥的;善恶不该自己判断,要听大哥的;是非不用自己明辨,大哥会更高明。。。。可如果自己的大哥,也是其它“大哥大”们手里的棋子时呢?!一切的一切,是否应该做个反覆?!

  嵇康说过“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话,结果是被杀了。因为当权者实在想不明白,若真的连非带薄后,该以什么来做为统制的依据。那时,是不会有人会想到真正的“人”的概念的。到了“投名状”时,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可你能说今天,我们就弄明白了么?

  就此搁笔。(本文专为新浪撰写,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