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历史--祖国60年变迁

标签:
建国60周年中国变迁服装珍藏记忆文化博客征文 |
分类: 生活讲堂 |
我的征文:
|
穿在身上的历史--祖国60年变迁 |
征文分类:
|
新中国的十大“XX” |
我的博客:
|
晨旭 | ||
文章简介:
|
回首新中国成立六十年,身上的变化...全文>> |
||
票数总数:
|
![]() |
上世纪70年代末,可以清楚地回忆起那时清一色的“蓝”,依佛衣着代表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鲜亮的颜色徘徊在视线之外,黑、白、灰成了放眼人群不变的色调。
“的确良”料子迅速蹿红是上世纪80年代服饰改变的第一个信号,这对当时看惯了蓝、黑、灰三色的人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小伙子穿件白色的确良衬衣,大姑娘穿身鲜艳的的确良连衣裙,走在城市街上回头率很高。那个年代的“时髦”年轻人肯定记得,拎着“板砖”录音机放着邓丽君的磁带,穿着大喇叭口的裤子走在建军路上会引来不断的指指点点。
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人们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开始追求符合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今天,服装的主要作用已不再只是御寒挡风,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尤其是女性服装的变化最为频繁,一步裙、吊带衫、七分裤、带洞的牛仔、新颖的韩版服装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视之为寻常。顶级国际品牌如今多半已入驻各大商场,城市里的服饰变迁折射出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升,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变迁。
服装就是一条流动的河,从冰冻、尘封到水静流深,到微有波澜,再到如今的浪花一朵朵,服装以它的优雅和丰富,完成了一次次蝶变。而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城市所折射出的时代的表情,从饥苦到丰润,从紧张到轻松,从沉闷到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