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的成本这么高,为什么能唯一流传至今?

(2019-10-18 17:19:14)
标签:

京东藏宝斋

四大文明古国

文字起源

汉字

甲骨文

分类: 和田玉/翡翠/考古
最近不断的学习CCTV在2011年拍摄的专题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这个纪录片从世界四大文明及他们的文字发展历史讲起,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对比性,在四大古代文明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文字相继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汉字一直延续和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

通过反复学习这部纪录片,慢慢的理解到,古巴比伦(已被解读)、古埃及(已被解读)、古印度文字(至今未被解读)相继被湮灭的两大原因:

1.战争:被异族统治,导致文字被更迭。
2.字母文字的低成本:大约公元前1000年就以贸易闻名地中海的腓尼基人,他们很擅长贸易,但学问不高,出于贸易和沟通的需要,根据古埃及文字和古巴比伦苏美尔楔形文字,创造出了以22个基本符号为基础的文字系统,这22个符号后来又经过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继承和改造之后,又传播到欧洲西部那些非常落后的族群,慢慢才形成了如今在世界上非常流行和通用的拉丁字母。

据专家们讲,字母理论上可以表达任何一种语言,由于其成本很低,便迅速在欧洲传播,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得以通过拉丁字母,发展了自己的文字系统,自己的语言加上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才得以增强和延续,这也是目前欧洲国家林立的主要原因之一。

古老的汉字,与这些字母文字相比,学习和使用的成本是很高的,那为什么我们的汉字,却能经久不衰的传承至今呢?纪录片专门提到了北魏孝文帝发政令,要求鲜卑人凡30岁以上的官员者必讲汉语正音并使用汉字,这说明,即便是盛极一时的鲜卑人也无力改变汉人使用汉字的传统习惯,为了自己的帝制千秋大业,也不得不在语言文字上“顺从”汉人。当然包括后来的元朝、清朝,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也未能改变汉字。

汉字的成本这么高,为什么能唯一流传至今?
最近晚上反复观看专题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反复学习是理解问题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方法,就像我们过去搞地震勘探从多次覆盖到可控震源一样,同样的原理和方法,也可以用在设备故障的侦测与判断上。

说,在商朝晚期,中国关于亲属的称谓在10左右,到了西周和春秋就爆发到350+,更晚一些的古罗马也只有120+,其他的民族到今天也少的可怜。

这是历史学家着力研究的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中国为什么那么早就产生了那么复杂的亲属关系和称谓呢,估计有一下原因:
0. 更早的定居,更稳定的族群关系
1. 以血缘为纽带的农耕和手工业生产规模化
2. 社会组织的复杂化和管理方式
3. 道德观念更早的形成,更早抛弃了弃老和弃幼的动物生存本能

为什么汉字有这么强大的韧性和惯性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前几天,在朋友圈谈到了汉字自殷墟甲骨文一来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问题,我想汉字的悠久而不被取代,除了这些原因外,估计还有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严文明教授讲过的跟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严文明教授有一部非常精彩的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演讲,我过去几年至少反复看过五遍,每一遍都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汉字的成本这么高,为什么能唯一流传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