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藏宝斋之【赌石技巧】如何准确估计翡翠原石的重量

(2014-02-22 13:36:19)
标签:

京东藏宝斋

翡翠原石

赌石方法

竞猜活动

淘宝网

分类: 和田玉/翡翠/考古

赌石技巧也能把30年前上学时的知识融进来,这是我最高兴的

一位不懂高尔夫球且不是很笨的人,要练成90杆的水平,需要多长时间和多少银子,如果你把这些用到翡翠赌石上,也能保你达到翡翠赌石相当于高尔夫90杆的水平。

京东藏宝斋之【赌石技巧】如何准确估计翡翠原石的重量    京东藏宝斋之【赌石技巧】如何准确估计翡翠原石的重量
这是块小的大马砍翡翠原石,论皮壳很一般

沙不是很细况且皮子比较厚,一点都不透光
京东藏宝斋之【赌石技巧】如何准确估计翡翠原石的重量  京东藏宝斋之【赌石技巧】如何准确估计翡翠原石的重量
这是开了窗的结果,非常不错的种水

已经算是红翡了,只是红色淡了一点点
要说是怎么得到这块石头的,那晚在老宋的赌石店,折腾了一晚上,也没找到几块令我满意的,正准备回家时,看到石头堆的边上有这么个小东西,孤零零的怪可怜的,于是乎顺手拿起来,掂掂分量,呵呵,还很压手啊,切了

店主老宋看了,小脸顿时都紫了,后悔的要吐血啊

这个赌石案例,看起来有点走狗屎运,实际上里面蕴含了一些必胜的逻辑....

别人都在说赌石的经验,我要说的是什么因素在阻止你不能成为赌石的高手,今天说第一个因素:【原石的重量】,解决了短板,你就能更进一步了。

【赌石】凡提到赌石,目前而言主要是指赌翡翠的原石,由于地质成因,翡翠原石几乎都有一层薄厚不等的石皮包裹着,使得人们不能直接判断内部有没有翡翠?以及翡翠的质地如何?所以一般而言,只有把翡翠原石切开后,才能知晓其内部的一切,但是又由于翡翠原石千变万化、赌性大,所以基本上没有人敢于见一块就买一块、买一块就切一块的。

所以,几百年来,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行当、一门手艺,就是不切石头、仅凭个人的感官和经验来判断一块翡翠原石其质地如何?以及值不值得要买?甚至是买了以后怎么办?这就是赌石,以我的经验和体会,赌石确实是技术、是手艺、必须是刻苦训练后的结果,有经验的赌石者的成功率肯定几倍于不懂赌石而胡乱赌石的人。

其实从前人那里总结流传下来的赌石经验,都被现代人写成了书、制成了视频、甚至连博客微信里也是满地乱飞,所以,喜欢赌石的朋友可以很容易的从中学习到一些赌石的经验。

总结起来,赌石中要关注的要点大概有三个,一个是原石场口、一个原石的皮壳特征、一个是重量。如果你能比较准确的把握好这三个要点,那么距离相对于高尔夫球90杆的水平就不远了。

翡翠原石的重量,是翡翠赌石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重量”背后的逻辑是密度,翡翠的密度是3.1~3.4克/立方厘米,这在大多数的石头中是比较偏重的,这里面有一个辩证的逻辑不能忘记:有翡翠的原石一定是‘比重’比较高的,但是‘比重’高的也未必真有翡翠,只是有翡翠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再配合其他两个要素,就能够使你赌石的成功率达到80%以上。

到了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很简单嘛,拿一块原石在电子秤上一称,不就知道重量了吗?是的,每一家赌石店都有电子称,都可以让你随时称重,可是你要知道,关键是判断原石的密度,只有密度相对比较高的才可能有翡翠,如果赌石店有一台固体密度仪,那就好了,很可惜,任何一家赌石店也不会提供这样的仪器,也不会让你带进这样的仪器的,所以你必须依靠最简单的方法,来估计原石的密度。所以在赌石过程中,大家通过三种方法来感知一块翡翠原石的密度,一是掂分量、二是掂重量、三是看重量。

一是“掂分量”:这是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技巧了,一般的人都会,进了赌石店,你会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拿一块石头在手上掂来掂去的、还有人会轻轻地抛一下再落到手上的,他们这是干什么呢?就是通过掂一掂,来感知一块石头是不是有“压手感”,如果有,甚至是沉甸甸的很压手,就说明里面可能有货,这是一种间接感知翡翠原石密度的方法。我见过一位绝对的赌石高手,依靠这种方法和查看皮壳,一分钟以极快的速度选出20块大马砍水石,成功率却能达到60%以上。

二是“掂重量”:就要难一些,只有不到20% 的赌石者使用这种方法了,我见过一位天天在菜市场买菜的赵哥,很多年在菜市场里练出来的能力,他掂重量的准确度比我高一些,但是他的赌石水平却很一般,所以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呢?观察了很久,我发现,这老哥虽然掂重量的水平很高,可是他没有能力把“准确的重量”与翡翠原石的密度挂起钩来,这才是他掂的很准但是赌石水平依然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他老人家研判皮壳的技术还需要提高。

三是“看重量”:所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估计重量还能与翡翠的密度挂起钩来,也就是与翡翠原石的密度有高度关联性,就成为我思考和实践的主要目标了。还是上学时学习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给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知道提高仪器测量精度有一个方法就是差分测量,现在号称很牛逼的一些型号的GPS导航仪,也是这个道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目前还只能说是初步掌握了这个技巧,就成功率而言,比以前有一些提高了,特别是面对一堆被别人挑了无数次、已成为尾货基本上没人再愿意关注的大马砍水石,我基本上是这样做的:

1. 先靠目测拿起一块石头

2. 看一下皮壳特征、掂一下分量

3. 如果还行,就洒点水,再用电筒仔细看一下皮壳

4. 如果还行,就【看重量】,根据它的大小和形状,估计它应该有多重,然后上称,如果电子称显示的重量达到或者超过我看到的重量(呵呵,差分测量的原理啊),就切,否则可以考虑放弃了。

这整个环节中,有两个地方比较关键,一是如何看皮壳;二是如何【看重量】,【看重量】是如何练成的?这就需要花点时间、用点心思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情绪、身体状况、饮食各方面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掂重量】还是【看重量】,都会有波动和不稳定的时候,这需要你一到赌石店,就要用几块石头校对一下你的感觉和手劲才行。

于是乎,我想到了一个方法,来帮助更多的赌石朋友来练习一下如何看重量,因此才在我的淘宝网【京东藏宝斋】上设计了这个寓教于乐的【每周猜猜看】,欢迎朋友们参加竞猜,猜重量,如果你猜准了,只要支付一个快递费,就能免费得到这块石头啦。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16.m0SjSS&id=374235564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