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早间要闻评论
(2024-02-07 08:29:57)宏观新闻:
1、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经研究决定,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点评:这是昨天市场强力扭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中央汇金半年内第四次出手护盘 这一次“规模大+范围广”
开年权益ETF流入高达7841亿
2月6日,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两个信号明确,一是近期扩大了增持范围;而是扩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目的清晰: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点评:时机已经成熟,到了该出手就出手的时候啦
3、证监会召开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座谈会
2月5日,证监会上市司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投资价值征求部分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意见建议,并就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点评:并购重组当然也是好的,但总体上没有内生性增长更好
4、多家出险房企项目入围首批“白名单”
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示范意义很强,出险房企的项目入围“白名单”传递了一种信号,就是要把项目和企业的风险分开,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融资,防止风险继续蔓延和扩散,稳定大家的信心和积极性。但房企自我造血功能是融资性现金流持续性恢复的前提条件,接下来还要看商品房销售市场能否持续好转。
点评:这个白名单非常重要,也是支持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方式
,房地产企稳是整个经济向好的重要力量
5、北京调整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政策
符合这些条件可在通州买房
具有本市购房资格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家庭,可在通州区购买1套商品住房:一、在本市未拥有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二、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通州区户籍居民家庭。三、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与在通州区注册或经营的企业、疏解搬迁至通州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四、在本市未拥有住房,与在通州区注册或经营的企业、疏解搬迁至通州区的企事业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点评:调整吧,能快就不要慢,现在不要担心放开了会引起房价大涨,基本上不会那样的状况
6、易方达、华夏、广发等七家基金紧急公告:将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
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等七家公募今日纷纷公告称,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点评:会里出了相应的办法,基金公司必须要执行,本身这个出借也是挺让人看不明白的
7、上市药企直言“肯定是利好”!医保局探索新上市化学药品挂网新规
将给药企“选择性松绑”
新上市的化学药的福音来了!据媒体报道和财联社记者获得的文件显示,2月5日,国家医保局出台了一则适用新上市化学药的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新上市的化学药品首次挂网时,企业可以按药学、临床价值和循证证据三方面自我测评,按分值进入高、中、低三个组别,并享受在挂网中价格制定、挂网速度、稳定期保护方面的支持。
点评:对于新药还是要有支持,不然创新就会受到抑制,这对于创新药肯定是有好处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8、证监会接连发声两融监管升级
已有券商调整平仓线、延长追保时间
按规定平仓线通常为130%,有券商表示,公司已因应市场情况,修改两融相关条款,包括平仓线下调等。此外,记者了解到,券商普遍延长保证金追缴时间,以最大限度避免投资者被迫强平。“券商两融业务强制平仓风险整体可控。”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有些两融客户面临强制平仓压力,但目前两融业务杠杆率不高,一般可以及时追加保证金,大规模强制平仓风险尚不存在。”
点评:这是放宽了对投资者的要求,也有利于市场的平稳,减少平仓事件的发生,这当然有利于市场的平稳和回升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