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早间要闻评论
(2023-03-30 22:35:51)宏观新闻:
1.十一部门联合发文!这一行业迎来重大利好!
十一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
点评:特色食品其实这个方向还是挺好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开发一下,也许能够创造一个新的增长点,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似乎不太好选
2.工信部副部长:中国对6G发展持开放的态度
已成立工作组推动关键技术研究
3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推进数字经济”分论坛上表示,据国际电联的判断,6G技术会在2030年左右会商用。中国对6G的发展持开放的态度,希望全球各方面的人士和企业,秉持合作共赢,共同来贡献力量,推动6G技术发展,为世界移动通信贡献力量。
点评:5G才大范围应用时间不太久,6G也来了,科技的进步是非常快速的,科技进步改变生活
3.第8批国家集采药品平均降价56%
今天,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本次集采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抗过敏、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其中,治疗甲流的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平均降价83%。
点评:集采会持续,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集采,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4.大城市告别人口膨胀?15城人口数据出炉
多城人口增量“断崖式”放缓
3月29日,西安市统计局发布《西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1299.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9万人。这与2021年增长21.01万人相比,下降较大。
第一财经梳理统计,在已经发布去年人口数据的15个大城市中,大多城市人口增长相较往年有明显减缓。其中,成都更是在往年年均增长数十万的情况下,增量降到10万人以下,创下本世纪以来年度人口增长最低。
点评:城市也会有其极限,这也是必然的,不可能无限制的膨胀,未来可能会保持稳定,但再大规模增长不大可能了
5.易纲、周小川最新发声
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二是大力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三是不断夯实能源安全的基础。
点评:绿色低碳将是未来非常明确的方向,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
6.大动作 11组央企整合项目集中签约 下一步工作重点
国资委最新发声
11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本次签约涉及清洁发电、矿产资源、生态环保、医疗康养等多个行业,既有央企间的资源整合,也有央地间的协同发展。
集中签约仪式上,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对下一步央企专业化整合工作进行了布置。他提出,央企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开展专业化整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和安全支撑力,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点评:只有央企还是远远不够的,就业仍然还是要看民企
公司新闻:
1.周鸿祎现场演示360 AI“翻车” 梅西进球数出错
称“这个回答我不满意”
360主办的2023数字安全与发展高峰论坛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发布了关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国版ChatGPT产品。现场演示环节,360
AI回答梅西进球数出错。周鸿祎称,对这个答案我不满意。他表示,360
AI就像是个“孩子”,今天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把“孩子”抱出去展示下,还要赶快抱回来。
点评:现在的AI实在是太热了,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未来的人类生活也许将被改变,这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2.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最新发声
今年底前成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中国1-2月汽车需求同比弱于去年,但比亚迪的销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王传福还透露,暂时没有进入美国乘用车市场的计划,半导体业务的IPO计划仍在进行中。
点评:汽车行业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未来也许就是电动车的天下了
3.中国石油:2022年净利润1493.8亿
同比增长62.1%
中国石油股份在港交所公告,2022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391.67亿元,同比增长2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93.80亿元,同比增长62.1%;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务状况持续稳健;现金流状况良好,自由现金流比上年同期增长88.4%。
点评:周期性的利润变化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前一篇:3.29早间要闻评论
后一篇:周预测:该涨了,后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