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预测:戳破”抱团“谎言,机构持仓竟然处于低位!

(2021-02-21 09:51:52)
标签:

财经

股票

时评

分类: 凯恩斯看盘

行情预测对重要的是,实战投资策略是否完整;

比股龄长短重要的是,研究框架是否成熟完善;
比错过牛股重要的是,对于赚钱是否做好准备。

     

      春节前的行情,所有股民都认为是因为12月开始的股市行情源于机构达成共识,机构抱团医药股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公募基金医药股持仓统计数据却戳破了这个谎言,统计数据显示:主动型基金医药重仓股占比,扣除医药主题基金后只有5.9%,竟然处于一个历史的低位(见下图),不到2020年7月公募基金医药股持仓(13%)的一半,这个数据意味着,大多数机构错过了春节之前的医药股暴涨行情!

周预测:戳破”抱团“谎言,机构持仓竟然处于低位!

      另外,从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来看,恒瑞医药、迈瑞医疗,通策医疗,凯莱英等公司持股机构人数基本上也没有大幅变化,并没有出现舆论中讲的,N多机构集中抱团某一两个龙头的情况,甚至疫苗股直飞生物还出现了持股基金数量大幅减少30家的情况,这些机构完美错过了今年的疫苗 行情,可见,公募基金一样是追涨杀跌,只要不能战胜人性,你就并非不可战胜。

周预测:戳破”抱团“谎言,机构持仓竟然处于低位!

      既然统计数据表明,机构以低仓位完美错过了今年了的医药股行情,那么一旦今年医药公司盈利超预期,则还会有机构买入,所以,虽然春节后开盘,医药股回落,特别是疫苗 板块回落,但我们对于医药股行情并不悲观。目前疫苗回落是因为英国和南非出现变异新冠病毒的问题,我们想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前在全球三期临床的新冠疫苗,其统计数据本身是包含变异病毒数据的有效性的。虽然目前的临床疫苗的S蛋白不含变异毒株,但疫苗面临的临床环境是存在变异毒株的,所以,目前的疫苗三期临床数据的有效性可能会比早期的辉瑞数据低,但辉瑞早期有效性数据是不可能包含变异病毒临床统计数据的(因为那时环境中还没有变异病毒)所以目前三期临床数据的新冠疫苗有效性,是高于早期研发疫苗的!

      春节后当头一棒,很多人感觉有点晕,但从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对于2月行情依然看好。特别是从很多人痴迷的技术指标来看,实际上,创业板和深市春节后已经调整到位,下周将开始反弹,同时我们再次强调 ,今年的机会可能会与去年有所不同,我们已经在公号(cannes8118)和大家讲了今年的三大重点机会,节后网络科技股的暴涨,已经开始验证我们的判断!


轮盘有效日期

2月22日-2月26日

轮盘性质

中线

压力

支撑

预测

 

箱底

3550

箱顶

3850

强支撑

3600
 
 


第一支撑

3650

第一阻力

3750
 
 

精确操盘体系

目前方向

主升

精确目标

3800-4000
 
 

形态分析系统

目前形态

反弹

中期方向

反弹

时间周期


12个月

板块轮动

     考虑到去年一季度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盈利大幅下滑,今年恢复正常之后,预计一季度盈利可能会 大幅增长。影视传媒、医疗,网路科技、化工和顺周期板块还会保持强势。


仓位控制

50%仓位

仓位变化

股龄低于3年新股民来说,保持坚持半仓操作,以便让你的投资不再受到人性的弱点干扰.让投资更纯粹.

大盘解析

     新一轮牛市到来,理论上沪指今年可以看高到3800-4000点(仅供参考), 牛市中保持你的头寸依然是最好的操作。

政策分析

       投资人如何事先检验你的决策系统是否有效?你可以先深入思考你的决策原则,同时以文字和算法的形式把这些原则写下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原则用历史大数据进行返回测试。比如你相信某高抛低吸是最好的操作方法,那么你先做一个具体化的高抛低吸的指标交易模型,对A股过去的数据做一个大样本数据测试,如果你的决策 系统是正确的,那么他一定会以某种统计学的高概率结果出现。所以,检验你 的投资方法是否正确,不是先开一个股票账户,然后乱买股票, 自己撞的头破血流后才知道此路不同,因为这样做,不仅浪费金钱,而且错过了时间,人生有多少机会可以错过?

 

操作

策略

80%仓位
留三分网络科技,以防与未来格格不入。
剩七分医疗消费,以图稳定盈利谋此生。


吕长顺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人不指导操作,不代客户理财,不推荐股票,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